重返地球,航天员要经受哪些考验

落地第一餐,能喝上小米粥和羊汤

齐鲁晚报     2022年12月05日
  12月4日晚,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返回东风着陆场。从距地面约400公里的空间站回到地球,习惯了在太空中飘来飘去的航天员们,在重新获得重力的瞬间,身体会经受怎样的考验?地面工作人员如何帮他们重新适应地球重力?
  航天员各器官系统
要再适应重力环境

  据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专家介绍,三名航天员在轨驻留六个月,经过这样长的周期后重返地球,对人体各种生理功能是一个综合考验。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医监医保室主任徐冲表示,航天员返回地面后,身体从上到下各个器官系统都要再适应重力的环境,比如前庭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心血管系统、平衡功能、肌肉的协调性,包括整个体液分布的改变。
  为帮助3名航天员更快地适应地球的重力环境,地面工作人员要在打开舱门的第一时间,展开一系列措施,促进航天员身体机能的恢复。
  徐冲介绍,航天员返回地面时,医监医保人员要在返回舱内协助航天员体位调整,并给予口服补液,促进航天员快速重力再适应。此外,舱旁有专用的航天员抬送座椅,可以为航天员调节比较合适的体位,促进重力再适应。
改装医监医保车
提升航天员舒适度

  医监医保车是航天员返回地球后,第一个“临时的家”。在车上,航天员将完成初步的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吃上返回地球后的第一顿饭,必要时乘车转移。
  针对着陆场正值冬季,气候寒冷,徐冲表示,“将压减航天员寒冷环境下的暴露时间,医监医保车里环境温度可以控制,车上还可开展系列医学检查、医学评估以及一些恢复手段。”
  为了提升航天员在医监医保车内的舒适度,此次任务对医监医保车进行了改装。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应急抢修与运输分队地面抢修分队指挥员喻虎介绍:“我们为3名航天员更换了全新的座椅,为确保新座椅与原有医监医保车更好结合,设计了全新的缓冲装置和卡扣进行连接。”
  医监医保车加装了燃油暖风机调节车厢温度,20分钟内可将舱内温度升高至20摄氏度以上,让航天员在着陆现场吃上热饭、喝上热水、用热水洗漱。此外,医疗救护队还为航天员准备了保温毯、保温被和暖宝宝等。
  此外,专家介绍,3名航天员返回后,还要进行为期半年的恢复训练,经过细致的观察评估后,转入正常训练。
让航天员第一时间
尝到家乡的味道

  在太空出差半年,航天员“回家”后的第一顿饭吃啥?徐冲介绍,营养保障团队精心准备了航天员返回后首餐,将充分考虑航天员个人口味喜好、膳食营养要求、返回着陆生理适应特点和着陆场地方食材供应特色,确保神十四“劳模乘组”吃得好、吃得香、吃得科学、吃得方便。相信一定能让航天员第一时间尝到家乡的味道。
  据介绍,三位航天员回到地球的第一顿饭,有面条、小米粥、羊汤和蔬菜水果等。
航天员带回多种
医学科学实验样本

  3名航天员返回要携带的“行李”,除个人物品外,还有一批医学科学实验样本,主要是体液和细胞学样本,可以让地面研究团队更好地了解人体在太空生活中产生的变化。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李莹辉介绍,“行李”中包括航天员的血液、尿液、唾液,科研人员可以从更深层次、细胞分子基因的层面,去研究人对环境的适应性,这也使我国拥有了自己的在轨环境适应遗传资源库。
 本版稿件据央视、科技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