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势在必行

齐鲁晚报     2022年12月05日
  老师不能为人师表,其教学效果必然被抵消,乃至适得其反。更恶劣的影响还在于“不合格教师”有可能玷污和伤害学生纯洁的心灵,乃至颠覆他们的价值观。

  □钱夙伟

  “好教师进不来,不合格的教师出不去”。长期以来,教师行业是否应该引入退出机制众口不一。对于“不合格教师”,除了涉及严重的违法犯罪或师德师风问题外,对各种情况的“不合格”暂未有妥善的处理依据或标准。日前,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退出机制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一经公开,就引发了舆论关注。
  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无疑具有现实的针对性。虽然教师主体队伍的优良属性不容置疑,但无可讳言,受各种负面社会现象影响,以及师德教育和管理约束的不力,教师这个有着特别职业道德要求的职业,也不同程度地为不良风气所熏染,而因为许多不称职的教师不能及时“退出”,教师队伍的质量不断受到诟病,实际上正是尴尬的现状。
  老师不能为人师表,其教学效果必然被抵消,乃至适得其反。更恶劣的影响还在于“不合格教师”有可能玷污和伤害学生纯洁的心灵,乃至颠覆他们的价值观。也因此,“不合格教师”的相关行为不仅误人子弟,甚至是害人子弟。师不自尊,又如何重教?教育的根基必然为之动摇。
  这其实并非危言耸听。学生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决定着自己的人生,更让学生们于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并往往影响学生一生的走向。而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因此,在教师队伍确保质量的同时,还需不断实现自我提升。这不仅是对老师负责,更是对学生负责,甚至于关乎我们民族的兴衰。
  老话说“流水不腐”,而优胜劣汰更已经是现代社会的普遍规则。没有不进则退、不合格则淘汰的压力,就没有危机感,也就没有动力。这对于教师队伍,也是同样。当终身制于各行各业都已过时,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如此特殊的职业岗位,在严格准入的同时,更应有坚决的、细化的退出机制,并使之成为常态化制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