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真人秀”会成爆款吗

齐鲁晚报     2023年02月10日
  □孙旗
  
  2月5日,由世界最大的文学博物馆——中国现代文学馆打造的人文漫谈节目《文学馆之夜》上线第一期“由故乡出发,创造你的生活和世界”。作家李敬泽与导演贾樟柯、小说家双雪涛等人围坐,畅谈他们的故乡心路。对于好读书、爱文学的人来说,这样的节目无疑“十分吸睛”,也难怪文化类综艺正成为各平台拓展长视频和内容生态广度、深度的新领地。
  首期漫谈的主题是故乡,具有主持人身份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副研究员李蔚超提出,中国现代文学塑造了两个“故乡”,一个是鲁迅的《故乡》,一个是沈从文的《边城》。“离开故乡,才能获得故乡,我二十多岁还在和故乡纠缠。”贾樟柯说自己对故乡的“获得”是在离开家乡之后,是在读到沈从文的文字之时。21岁离开汾阳,23岁离开太原,当贾樟柯坐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室里,才发现自我体验的珍贵,他脑海中的故乡才渐渐明晰。离开汾阳之前,家乡的一切是混沌的,他甚至没有意识到那个半山环绕的小城其实是很漂亮的。“故乡有两个,一个是真实的,另一个是想象的。”进入电影领域之后,国际化思维常令人迷失,正是在沈从文的文字里,贾樟柯找到了共情,唤醒了自己无意识埋藏的珍贵东西。
  血亲、乡音、地域……写小说之初的双雪涛也曾感到迷失,他感觉自己总在用一种很别扭的思维和语言,但找不到解决思路。直到2013年写小说《大师》。这部小说和双雪涛的父亲有关,联想起父亲的说话方式、形态,那是一个说着东北普通话的男人。生长于东北工厂大院里的双雪涛突然就找到了叙事节奏,原来方言可以带来写作的节奏。“就是从2013年的《大师》之后,我才发现了故乡的存在,或者故乡的文学性存在。”
  在李敬泽看来,中国人像现在这样大规模地离开家乡也就是这100年的时间,规模再大的离乡恐怕也就是近三十年的事。在这之前,绝大部分中国人一辈子生活在自己的农村里,别说是离开家乡了,可能连县城都没去过。所以,故乡问题对于中国人完全是一个现代经验。“飞出去了,走出去了,到最后你发现你有个心病,这个心病叫故乡。”《文学馆之夜》的“第一夜”,也许可以用李敬泽的这句话来注解。
  《文学馆之夜》节目共七期,之后还会邀请戴锦华、李洱、刘震云、梁晓声、李诞、张泉灵等嘉宾,漫谈的主题都是从文学经典出发,指向的却是当下的生活,比如亲密关系、说话之道、父子之间、跑步文化等。如第二夜谈养猫文化与当代人的亲密关系,源于一只喜欢趴在冰心墓上的猫。第三夜谈当代人的说话之道,灵感来自馆藏的老舍手稿《多编好相声》。
  2015年,河南卫视推出的《文学英雄》被称为第一档“文学真人秀”。与之前电视上较为常见的图书推荐、作家访谈等文学类节目相比,这档节目体现了一种策划思路上的转变,从突出经典性到强调当代性,从文本层面转移到作家、生活层面,展现作家在当代语境下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生活。
  近几年,不少文学类纪实节目深受读者喜爱,比如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第一、二季、《文学的故乡》《阅读·阅美》《一本好书》等“书香节目”,此外还有《贾乙丙丁》《文化野餐》等综艺节目,邀请刘震云、五条人、许知远等多组文体界嘉宾对谈。去年9月,《收获》杂志曾在微信视频号推出名为“无界文学夜”的文学漫谈节目,4个小时的“无界文学夜”吸引232万人次观看、110万次点赞。有评论指出,文学界在近几年感受到了自己的封闭,努力寻求“破圈”的可能,通过与其他媒介结合,诞生出文学播客、文学短视频、文学脱口秀、文学综艺、文学漫谈等新鲜事物,它们既是新的文学传播媒介,也是新的文学样式,无论是慢综艺还是漫谈,勾画出了文学类节目的某种特质。
  今年年初的《文学馆之夜》十分吸睛,去年年末的12期纪实类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也成功出圈,作家余华、苏童,诗人西川等人在海南开了一间分界书屋,《收获》主编程永新,作家叶兆言、祝勇、黄蓓佳,诗人欧阳江河等陆续到书屋做客。节目在豆瓣评分高达9.1分。“这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关于读书的电视佳作。几位大家的随性、睿智、童真、善意的形象极富感染力,毫不逊色于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精彩见地和论述书籍与读书的频出金句。”网友在看完《我在岛屿读书》后不光打出五星好评,还认为看这个节目如同从日常的嘈杂中抽离出来,进入一个只和文字有关的“乌托邦”。
  只是,莫言的金句、刘震云的幽默是否会像“有数据、流量、明星支撑的综艺”一样,打造出一个可以不断复制的成功模式呢?有网友提出,“几个作家老友一起聊文学是件有趣的事,但总感觉还不够有趣,信息少了点,有点流水账。希望增加话题容量,再加上自由发挥。阅读的领域和思考角度也可以更多元一点。”还有网友指出,总看刘震云也会有审美疲劳,目前所见的几个文学类节目的嘉宾时常重合,“文学类节目本身就不是以热度定胜负的题材,没有必要追求爆款”。
  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青年学者霍艳撰文分析,文学环境和文学本身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文学真人秀要面对更广大的受众,尤其是那些并非文学读者的人。想要吸引他们,除了呈现文学经典的魅力、帮助他们获取文学知识以外,还需要作家展现出一种特殊技艺——通过文学与生活真正发生关联,从而生成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找寻一种诗意的情感,促使一个有趣灵魂的诞生。作家还需要教会观众这种能力,帮助他们的精神世界充盈起来,建构心中的理想生活。只有这样,文学真人秀才能为文学更为生活撑开一片天。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