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前冢子头遗址考古发掘启动

被列为“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齐鲁晚报     2023年03月14日
  3月9日上午,高密前冢子头遗址2023年考古发掘正式开工。
  本报3月13日讯(记者 蔚晓贤)3月9日上午,高密前冢子头遗址2023年考古发掘正式开工。记者了解到,该遗址考古挖掘被列为“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记者了解到,2022年,前冢子头遗址试挖掘取得了突破性考古成果,首次将高密历史上溯到距今5000年前,意义非常重大。今年,前冢子头遗址二次勘探又有更重要的新发现,有待本次考古发掘进一步验证。前冢子头遗址,位于柏城镇前冢子头村南400米,北距胶高公路18米,南距高压线塔架55米,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00米,面积约10.6万平方米,2010年11月5日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西南部原有古城,高密民间自古传说此处与晏子有关,旁有朱家庄,历来称呼其为朱晏城,史书记载隋文帝时此地曾作为胶西县县治,隋末大乱,城毁。
  2022年3月-6月,为深入研究海岱地区史前至商周时期人类活动面貌,依据鲁东南区域系统调查成果,山东大学联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潍坊高密市柏城镇前冢子头遗址这一“考古中国”项目进行试发掘,取得了突破性考古成果。2022年发掘面积300平方米,发现距今5000年-2000年的完整文化层,涵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周代、汉代等不同历史时期。该遗址还发现有龙山文化时期环壕与城垣,以及东周时期两座疑似礼仪性建筑的台基、汉代贵族使用的六博棋具等,说明该遗址等级较高,或曾作为区域中心聚落,甚至可能是史前文化至夏商时期的古国,有待进一步发掘证明。
  2022年10月23日,经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论证,前冢子头遗址正式列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在开工仪式之前,山东大学考古工作组已对前冢子头遗址及周边进行了前期全面勘探。下一步,高密市将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持续强化校地合作,在深入推进前冢子头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的同时,联合建立山东大学考古教学实习基地,打造山东半岛胶河流域集考古研究、学术交流、学生研学、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性的共享平台,不断扩大前冢子头考古影响力,让静止的历史遗存变为社会效益,提升高密在国际国内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高密文旅融合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