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六号今发射,太空驻留约5个月

计划今年11月返回东风着陆场

齐鲁晚报     2023年05月30日
  神舟十六号瞄准30日9时31分发射。新华社(资料片)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5月29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经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5月30日9时31分发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在会上表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驻留约5个月,计划于今年11月返回东风着陆场。
  神舟十六号乘组
将迎来2次对接和撤离返回

  林西强介绍,这次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今年的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个载人飞行任务,任务主要目的为:完成与神舟十五号乘组在轨轮换,驻留约5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载荷在轨实(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气闸舱出舱,进行舱外载荷安装及空间站维护维修等任务。
  飞行任务期间,神舟十六号乘组将迎来2次对接和撤离返回,即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再对接和撤离以及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对接;将开展电推进气瓶安装、舱外相机抬升等平台照料工作;将完成辐射生物学暴露实验装置、元器件与组件舱外通用试验装置等舱外应用设施的安装,按计划开展多领域大规模在轨实(试)验,有望在新奇量子现象研究、高精度空间时频系统、广义相对论验证以及生命起源研究等方面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还将开展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让载人航天再次走进中小学生课堂。
中国将适时发射扩展舱段
空间站基本构型升级为“十”字构型

  记者在5月29日召开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进一步支持在轨科学实验、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我国将适时发射扩展舱段,将空间站基本构型由“T”字构型升级为“十”字构型。
  林西强介绍,我国将充分利用空间站目前已配置的舱内实验柜和舱外载荷,以及巡天空间望远镜等设施设备,滚动实施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空间新技术与应用等4个专业领域近千项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促进我国空间科学、空间应用、空间技术全面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工程近地轨道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我国将统筹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研制可重复使用的新一代近地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近地载人飞船;为进一步支持在轨科学实验、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将适时发射扩展舱段,将空间站基本构型由‘T’字构型升级为‘十’字构型。”林西强说。
  目前,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航天员将长期连续驻留空间站,通常每年进行2次乘组轮换、1—2次物资补给。
中国欢迎国外航天员
参加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

  “十分期待并欢迎国外航天员参加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在5月29日召开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林西强说。
  目前,中国空间站已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拥有完备的近地载人空间站和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成熟的航天员选拔训练和保障体系,载人飞行任务以每年两次的频率常态化实施。
  林西强介绍说,在中国空间站建造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航天机构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一方面按照既定计划稳步推进已有的,与联合国外空司、欧洲空间局等机构间的国际合作项目,陆续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展实验。
  另一方面,积极拓展与新兴航天国家的合作交流,重点在空间站科学实验与应用、中外航天员联合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等方向。
  此外,还积极参与空间环境治理、太空交通管理、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等国际议题讨论和规则制定,为人类在外空领域应对共同挑战作出贡献。         据新华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