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枇杷满树金

齐鲁晚报     2023年05月30日
  □刘素萍

  在山东老家时只听说过枇杷蜜,很少看到枇杷树,更没见过枇杷花与枇杷果。在武汉,我家楼下就有一棵枇杷树,因住在四楼,站在书房的窗前俯瞰,枇杷树尽收眼底。
  五月枇杷满树金。初夏多雨,黄灿灿的枇杷果缀满枝头,枇杷果上挂着晶莹的雨珠。这样的画面好美啊,于是我经常推开窗户拍照。“阳春三月赏桃花,初夏时节品枇杷。”春末夏初,正是吃枇杷的好时节,其果肉柔软多汁,酸甜适度,味道鲜美,被誉为“果中之皇”,且熟得最早,与杨梅、樱桃并称为初夏三姐妹。“五月江南碧苍苍,蚕老枇杷黄。”那透着嫩黄的橙色,迎风摇曳的枇杷,惹得我垂涎欲滴,难怪历代诗人会留下那么多赞美枇杷的诗句。
  宋代诗人戴敏有《初夏游张园》云:“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淮山侧畔楚江阴,五月枇杷正满林。”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对枇杷的赞美,生动描绘了江南枇杷成熟时节的美丽景色。唐代诗人杜甫吟咏:“杨柳枝枝弱,枇杷对对香。”枇杷果不仅香甜,还成双成对,也比喻夫妻和美。
  “满寺枇杷冬着花,老僧相见具袈裟。”那满树的枇杷花,带着淡褐色的花萼,仿佛是道行高深的和尚的袈裟,将花气的清奇与枇杷树的端庄比喻得格外贴切。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在一个寒冷的冬季从京城前往四川,路过一座寺庙时,闻到了清奇的花香,看到了开着白花的枇杷树。也只有敏锐的诗人,才能够闻出枇杷花与众不同的寒香。这种香气凛冽清新,这些花朵低调地掩藏在兔耳朵一样的叶子底下。
  难道枇杷冬季开花?
  在人们基本的认知里,春花、夏绿、秋实、冬藏。而枇杷与众不同,秋天养蕾,冬季开花,春来结子,夏初成熟,承四季之雨露,为“果中独备四时之气者”。寒冷的冬天里,我在暖融融的书房里看书或写稿,窗外就是开满鲜花的枇杷树。书房的窗户是一个飘窗,白色的窗纱、淡蓝色的窗帘,窗台铺着与窗帘同款布料的垫子与靠背。看书或写稿累了,我就坐在飘窗的窗台上俯瞰一树枇杷花。
  乍一看,满树金花的枇杷树还真有点像丹桂,只是比桂花的花朵稍微大了些,一串串的金花中夹杂着白色的点点。凑近细看才发现,原来所谓的“金色花朵”其实只是生长在花萼上的细密绒毛,而白色才是它的花瓣,轻薄的五片花瓣之内,又是一丛密密的金红色花蕊,难怪远观金多白少。
  冬季,百花凋零,此时能闻到枇杷的花香,那真是沁人心脾,不可言说。每当一波波的寒潮袭来之季,就是枇杷花灿烂绽放之时。只不过它的花太过朴实,没有玫瑰的艳丽,也没有牡丹的华贵,更没有扑鼻的浓香,但它确实淡淡地开在初冬,而且默默地开上几个月,为来年的收获作出贡献。冬日少花,当站在花儿正在怒放的枇杷树前拍照时,或许也是一种极美的享受吧!
  枇杷不仅花美果甜,还有药用价值。清代光绪年间,秋瑾的祖父就经常以当地盛产的枇杷花、枇杷叶供百姓煮水饮用,以滋阴降火,清肺化痰,治疗感冒咳嗽、肺胃盛热、口干舌燥。他常对百姓说:“这是民间药品,省钱又能治病。”
  在武汉,无论是在路边,还是在小区里,都不难见到枇杷树的身影,它们被当成风景树来观赏。枇杷树也是一种吉祥树,树形整齐美观,叶大荫浓。四季常青的枇杷树,寄寓着家庭的美满和事业的成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