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准家属陪护只准雇护工,如此规定太霸道

齐鲁晚报     2023年06月27日
  更过分的是,在拒绝家属陪护的同时,医院竟要求家属花钱请护工,病人家属求爷爷告奶奶都进不去的病房,来自某个“第三方”的外人却可以大摇大摆地走进去,并以各种“服务”为名从病人家属那里拿到不菲的报酬。
  对多数人而言,家里有人生病住院,自己去病房陪个床,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可他们不知道,如果家人住的是某些医院,这件看似不成问题的事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近日,云南一位王女士向央广网反映,家人因患神经肿瘤住进了北京某医院,医院不允许家属陪护,她只能按照院方的要求花钱请护工。这样一来,原本是来照顾家人的她不仅极少见到住院的家人,还要额外支付不菲的护工费与住宿费。而记者调查发现,在不少医院,不少住院病人家属有着跟王女士同样的遭遇。
  如果病人已住进了重症监护室,或者病人住院时正赶上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医院不允许家属陪护完全可以理解。如果病人所住病房并非重症监护室,疫情防控形势又已回归正常,医院再一味拒绝家属陪护,就太不讲理了。
  更过分的是,在拒绝家属陪护的同时,医院竟要求家属花钱请护工,病人家属求爷爷告奶奶都进不去的病房,来自某个“第三方”的外人却可以大摇大摆地走进去,并以各种“服务”为名从病人家属那里拿到不菲的报酬。
  这也太不把病患方当回事了。
  以当事者王女士为例,她要陪护的病人并没进重症监护室,病人的住院时间也不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之内。在这种情况下,她进病房陪护生病住院的家人不仅不应成为问题,而且堪称最优选项。由她陪床不仅省了额外的护工费和住宿费,还能让住院病人更放松更宽慰,避免了在接受外人护理时的种种压力与尴尬。
  院方提供的护工委托协议单显示,护工所做的事并无什么专业门槛,无非是按照日常生活常识照顾病人的饮食起居。这样的事,病人家属不仅完全干得了,而且可以干得更好。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非要让病人家属花钱雇护工,而把特意前来陪床的病人家属拒之门外?如果说,进病房陪护需要达成某些要求,事先对相关病人家属实施必要的培训就是了,完全不必不问青红皂白,一脸铁青地对特意赶来陪床的病人家属说不。
  相关报道显示,某些医院之所以会拒绝病人家属陪床,是因为“顺延”了非常时期的疫情防控政策。在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医院拒绝病人家属陪床或许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在疫情防控政策已做出实质性改变的当下,再持守这样的“老黄历”就不应该了。既然“非常时期”已经结束,关于住院病人的“非常措施”就应及时终结。再抱着“非常措施”不放,不是因为太懒,就是因为另有所图。
  也正因如此,不少人认为,医院不准家属陪护只准花钱请护工,背后似乎藏着某种猫腻。从这个角度看,面对权威媒体的相关“爆料”,医药监管部门该及时出手有所作为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