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学生孙佳娴的“三下乡”故事

当湖北大学师生来到山城水布垭

齐鲁晚报     2023年07月20日
  文/孙佳娴
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为响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号召,以切实行动助力乡村幼儿语言教育的发展,同时助推乡村振兴,6月23日至7月3日,我们一起前往了恩施巴东县水布垭镇,在当地的幼儿园、政府机关、街道办事处等地方展开了推普的实践调查活动。
  6月23日,我们一同乘车前往了恩施巴东县水布垭镇。在大山的衬托下小镇很小,却很干净,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老人搬着凳子聚在一起聊天。第二天,我们准备好一切资料后迎着朝阳前往幼儿园。旁听了幼儿教师的一节故事课后,我们发现老师用普通话讲故事,但是幼儿讲话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少许方言,整体上普通话占据优势。这也是我们推广普通话所担心的问题,普通话与方言夹杂在一起既不利于方言的保护,也不利于普通话的推广。
  在我们学校的普通话培训的课上,老师提醒我们,“在乡村,孩子们的方言与普通话交杂,导致方言不像方言,普通话也不标准。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保护方言便于他们与家人沟通,又要纠正发音,规范普通话,这样才不至于两败俱伤。”
  副园长谭双凤告诉我们,为提高孩子讲普通话的能力,他们也开展了许多演讲朗诵等比赛,并且邀请家长一同来到校园欣赏,同时对教师也有定期的培训。
  在对教师的调查问卷中,我们也发现教师的普通话等级二甲居多,幼儿推普时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提高也很重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帮助幼儿降低出错概率。
  在对幼儿进行问卷调查与普通话授课时,我们非常开心地了解到,他们对普通话学习热情高涨,虽然带着稚嫩的童音,但也勇敢地表现自己。教学完毕后,我们与幼儿一同学习了《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手势操,小朋友们学会后也积极地在老师和家长面前表演。我们都希望这次的推普教学活动能够对老师和幼儿带来一定的帮助。
  幼儿推普暂告一段落后,我们前往水布垭镇政府采访向华副镇长。当问及普通话对水布垭振兴的重要意义时,向华副镇长谈道:“普通话是山城水布垭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与明窗,水布垭的茶叶和土豆没有‘长脚’,全靠普通话给它们插上翅膀,才能飞出大山!”可见,推普工作不仅对幼儿有益,对乡村振兴更是大有用处。
  如何更好地推广普通话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也是我们必须要克服的难题,幸运的是,我们看到大家对于普通话学习的热情以及信心。规范的普通话可以帮助老师传递知识、孩子走出大山、特产网上推广,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且造福大山的过程。
  湖北大学的学生团队正向恩施巴东县水布垭镇的孩子们推广普通话。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