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中国

临沂商城实验学校 六年级九班 刘郑宇

齐鲁晚报     2023年07月20日
  神州梦想千年,今朝,国盛方圆,初登天开宇路,广寒,信步如闲。
              ——题记
  五千年中华文明,三千年中华文韵,对星空的向往早已成为五千年来中华儿女的文化基因,跨越千年而从未褪色。然而长河浩荡,世事万千,在1964年以前,仅有少数人坚信中国能“赴九天,问苍穹”并为之不懈努力着,目及这其中最璀璨的明星,就不得不提到NASA的五位创始人之一,被称为火箭之王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先生。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成功离不开积累。钱学森先生的青年时期便是在刻苦学习与积累知识中度过的。得益于宽松的家庭氛围,钱学森先生自幼便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不拘泥,这也使他说出“我的聪明与勤奋,都得归功于我的父亲”。扎实的学问积累,为钱学森先生日后的作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素书有言“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钱学森先生正是始终秉持着这样的信念,不辞艰辛地倾注心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尽心尽力的奋斗。在完成“列兵A”导弹的研发后,钱学森听闻新中国即将成立,便萌发出归国投身祖国建设的念头,然而此时,先生的归国路受到了重重阻拦。先生先是无辜遭遇盘查和逮捕,后被软禁监控,失去自由。经过重重波折,在周总理的帮助下,他才最终得以脱身。终于在1955年,钱学森先生带着家人登上“克里夫兰总统号”邮轮,踏上了归国之路。临行前,他从容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我打算竭尽全力,去帮助中国人民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漫漫归国路,艰难险阻也不能抵挡先生归国的初心,万般磨难也不能消灭先生报国的决心。归国之后,先生更是不忘初心,十年呕心沥血,攻坚克难,终使两弹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上九天揽月”的伟大抱负做出了巨大贡献。
  吾辈少年郎,晔晔如扶桑。纵观历史长河,举目未来之路,我们少年一代更应该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学习钱学森先生的伟大家国情怀,对理想信念的不断求索,至死不渝的攻坚克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新时代的力量,争做中华文明星空中的闪耀明星!    
          指导教师:尹永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