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身边的年味

齐鲁晚报     2023年07月20日
  闫方哲

  在“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年味是王安石耳边的爆竹噼啪,嘴里的屠苏酒香;在“通宵竹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中,年味是林伯渠眼里的通宵灯火,心中的欣喜欲狂。
  然而在现代,繁忙的生活节奏,手机的“无穷诱惑”,传统文化的遗忘及失传令我们身边的“年味”渐渐变淡……今天,我和妈妈便一起踏上了寻找“年味”的旅途。
  “哎呀,怎么还没到啊?”我望着眼前道路,忍不住长叹一声。妈妈笑道:“就你这点耐力可不行,就快了!”我们穿过几条狭窄的巷道,终于来到了集市,喧哗而热闹的人群,把热闹的“年味”送进我的耳里。
  走在街上,热闹非凡。东张西望的我被琳琅满目的商铺挽留住了目光。每一条“长龙”的尽头都藏着诱人无比的美食:有两角弯弯身子鼓的油角,如小艇般在油里畅游;有个子大大肚空空的煎堆,鼓着腮帮向你打招呼;有肤包金黄又苗条的糖环,像圆镜般优雅味道香……在这些勾得人食欲大动的美食背后,是一位位经验丰富、心灵手巧的糕点师傅在油角摊前。我对一位阿姨包油角、炸油角的功夫佩服得五体投地:阿姨极娴熟地左右分工,一摊皮一手挖馅,把馅极快地填进皮里后立马蘸水在指尖,一画,一捏,那油角便像个园鼓鼓的半圆月,可爱极了。阿姨最后叠交双手,轻快熟练地在角边打成对儿的小褶子,再把手在锅边一摊,油角噗通地小声落在油里,笨拙地打了个挺,溅起了一咕噜油泡泡。过了一会儿,阿姨突然抄起锅勺,一把兜起油中畅游的油角们,时机正准,油角炸得金黄发亮,像镀了金一般惹人喜爱。“油角,油条,吃了笑口常开哟!”阿姨吆喝起来。
  年味像阵风,拂过我的鼻尖;年味像火焰,映入我的眼帘;年味像蜜糖,化在我的舌尖。我想,我找到了“年味”。
  今天过后,我们要更珍重这“年味”了。因为我明白了:“年味”就是爱,而爱,温暖包容所有人的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