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在玉符河畔的花与鸟

齐鲁晚报     2023年11月02日
  □陈忠

  一只有着沙褐色羽毛的小鸟,从河对岸的浅滩上横空飞过来,它轻盈地落在我眼前的河滩上。它上体沙褐色,下体白色,有明显的白色领圈。它的身后是丰美的水草、潺潺的流水,稍远处,有几只白羊。此时,它在用一双描着金黄色眼眶的大眼睛,怯怯地朝我这边张望着,侧翼的羽毛在风中飘舞着,看上去有点凌乱,但依然亭亭玉立。就在我准备举起手机拍摄时,它突然像是打了一个激灵,然后,伴随着一种单调而细弱的叫声,鼓动着狭长的翅膀,掠过碧波成涟的河面,射向了远方。
  同行的贻禄兄告诉我:它叫金眶鸻,过一会儿,它还会回来的。
  果然,不一会儿,伴随着一种单调而细弱的叫声,只见一只金眶鸻飞了过来。
  我不敢确定这是不是原来看见的那只。
  贻禄兄继续说道:金眶鸻喜欢边走边觅食,以昆虫为主食,也吃植物的种子和蠕虫。它通常是急速奔走一段距离后,稍微停停,然后,再继续向前走……金眶鸻属于夏候鸟,每年三、四月份迁来,在这里寻找相爱的伴侣,五月到七月期间结婚,把家建在河边的沙滩卵石间,然后,用二十多天的时间来孵蛋,每窝大约会有三到五只小金眶鸻。
  随着玉符河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一些兽类增加,一些鸟类的种群和数量也都有了增加,其中不乏珍稀鸟类。除了金眶鸻,还有蓝翡翠鸟、喜鹊、金翅雀、北红尾鸲、棕头雅雀、绣眼、白头鹎、蓝矶鸫、雀鹰、斑鸠、山鸡、白鹡鸰、伯劳鸟、白腰草鹬……
  站在一旁的崔青如数家珍地给我介绍。
  她说的这些鸟儿,我还都是第一次听说。
  虽已秋至,但目光所及之处,依然是树木葱茏,山川清秀。玉符河边两岸极其寂静,没有尘埃,没有汽车的尾气,没有城市的喧嚣,也少见河边垂钓人影,隐约可以听到的是,从远处的村庄幼儿园里传过来的稚嫩歌声。闭上眼睛,身心放松地呼吸着来自田野的清香草木味、很淡的草鱼味和泥土的气息,让人顿感神清气爽,五体通透。
  我是在一本介绍济南市中区旅游的小册上得知的。玉符河发源于济南南部山区的锦绣、锦阳、锦云三川,三川汇入玉符山与卧虎山之间的水库,玉符河是发源并最后流终在济南的内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下渗的河水,是济南泉水的来源之一。
  河畔的芦草茂密高大,过不了多久,就会开出银白的芦花。大片大片的芦花,会随风摇曳,在秋光下闪着银光,如轻盈而迷离的雪花,飘向远方。
  印象中,生于田野如竹之草的鸭跖草,是在春天和夏天才能看到花开的,没想到,浅秋已过,依然能在水边湿地看到它们展开如翼的两片蓝色花瓣。记得小时候,做中医的姥爷曾告诉过我,鸭跖草浑身都是宝,入药可以清热解毒、降火祛湿,取其浆水,还可以治疗眼疾。据说,鸭跖草的花汁可以用来染色,也可以制作成淡紫色的胭脂,用来化妆,还可以用其色在元宵节的春灯上画人们喜闻乐见的连环画。
  鸭跖草的花朵虽小,但两瓣蓝色花瓣却清新明亮,就像振翅欲飞的蓝色蝴蝶,煞是惹人喜爱,让人感受到河滩上的雀跃和清凉。
  突然,有人在远处兴奋地喊道:快看,那边有白鹭。
  我转过身去,顺着那人的视线,看见河对面,长着野生蒲草的水边,有一只翎羽雪白的鹭鸟,它小巧的头颅,弯曲如琴弓,椭圆的身子,恰到好处地呈现着庄重,一只青色的长腿停在浅水里,另一只,则收于腹下,纹丝不动,远远地看过去,显得很悠然,也很神气。
  白鹭是济南的市鸟,它姿态优雅,步履轻盈,从容不迫。我常在大明湖畔看见枕部有两条狭长而柔软的矛状羽毛的白鹭。怎么就看见一只呢?难道说,其他的都南飞而去了?可这还不到过冬的季节啊。我举起手机,透过河边的柳枝,将扇动起翅膀准备掠过芦苇的那只白鹭收入镜头中。清澄的河水,绿绿的蒲草,远处的石桥,黛色的山峰,寂静的农舍,蓝天上的白云,都因张开羽翼滑翔的白鹭有了生命的律动。
  我在想,是否要追随着一只白鹭,掠过远处的山峦和河流继续飞翔下去,在秋天蔓延的寥廓里,做一个自由行走的人,看日升,或者望星空,在通向黄河的岸边看花观鸟,怀着百转的柔情,一路蜿蜒地向前漂泊,这是多么幸福的事。
  一条花鲢鱼跃出了河面,带起的水花,是银亮的,随即,珍珠般从空中散落下来。
  我们去趵突泉源头原址看看吧?崔青问我。
  我们转身离开了玉符河边,朝着一片小杨树林走去。一边走,崔青一边给我讲了一段趵突泉源头的传说:在200年前清朝年间,寨而村有一个叫秦老五的人,他和祖父水性都很好,善于捕鱼,对村边河水的流动深浅很有研究。有一次,在河水很大的时候,二人顺水游到渴马崖下,发现有两处漏水洞,一个叫朝阳洞,一个叫明阳洞,两洞相隔不足50米,两洞直径大约有40厘米左右,河水形成两个漩涡,水流下漏,水声很大。秦老五就顺便从家中扛了两布袋麦糠,用了一上午的时间,都投入了两个漏水洞里面,麦糠顺水而下。到了十多天以后,秦老五来到趵突泉打探消息,得知几天前发现过有麦糠在趵突泉出现过。从那时起,就流传趵突泉的泉水是从城南40里渴马崖而来。
  贻禄兄补充:原来的玉符河不是现在的河道,而是沿着山脚下蜿蜒流淌的,河面很宽,河底都是白沙,还能撑船运货……听老辈人讲,清朝年间,有一座碑在渴马崖上立着,说渴马崖前水满川之字,不知什么时候,此碑不见了。多年以后,有人说在趵突泉观澜亭找到了这座碑的落脚点。到了2023年,通过复制,以新的面目,重新回到渴马崖故土原地。
  走到渴马崖一处有平台的高处,站在趵突泉源头原址的石碑前,抬头望去,远处的玉符河,就像一条飘落在苍翠群山之中的绸带。
  我想起了一年前写的那首《过玉符河》: 
  过玉符河,想到的是高山峡谷之间的锦阳川
  发源于小核桃园的锦云川
  和汇聚佛峪、葫芦峪和天晴峪一带山泉的锦绣川

  还有泉泸河之水;玲珑泉、蜜脂泉、簸箩泉……

  带着回声的风和波澜
  迎面而来。峭壁和云峰也随之在我面前蜿蜒向前
  还有连绵不断的云团  

  禽鸟飞鸣,野花春涧;春风,依旧识得故人面

  这一条飘落在苍翠群山之中的绸带
  两岸,早已是树茂花繁
  我过玉符河,玉符河也流过我的心间 

  它沧桑的变迁,在风与风的邂逅里,有了清澈的美德   
  脚下有一片斑驳的青苔。
  不远处,山石的缝隙里,长有一株心形叶片的牵牛花,紫色的喇叭状花朵,娇艳柔美,引来了一只白色的蝴蝶。
  感觉有清凉的风,从玉符河那边徐徐吹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