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岁时被拐,一生命运随之改变

我是谁?“黑户”30年的他想有张身份证

齐鲁晚报     2023年12月14日
  ◤多年来,王平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亲人。(受访者供图)
  ▲为了生活,王平在很多地方打过零工。
  记者 李静 王开智

  生活了30多年,王平想知道自己究竟是谁。王平自称两三岁时被拐,被警方解救后送至福利院,经过两次领养,后来一直在各地流浪。多年来,王平寻亲无果。更迫切的是,他需要一张属于自己的身份证。
被警方解救后
两次被领养

  关于自己的真实姓名、年龄、出身,王平一概不知。在他的记忆中,“我应该是1990年或者是1991年出生在广西,然后被拐卖到广东的。”
  1994年,警方将王平解救后送至广东佛山一家福利院,他被取名为“小兵兵”。“我无法确定是哪家福利院,只是记得福利院大概的环境情况。”王平说。
  2000年夏天,王平被一名单身男子领养,到了海南生活。王平不记得男子的名字,只记得大家都喊他“邢老板”。
  邢老板是跑船的,他们大多时候就在船上生活。王平没有上学,也没办理户口。当年冬天,邢老板去世。工人告诉王平,邢老板死在了海上。
  2003年,四川一名姜姓女子到海南旅行,将王平领养,回到四川广元生活。养母没有送王平上学,而是让他到当地一家私人酒坊工作。王平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与养母发生了口角,他只身到北京、上海等地打工。2006年,他从老乡口中得知,养母去世。从那以后,王平一个人流浪在外。
没有身份证
寻亲之路很艰难

  为了寻找亲人,王平跑遍全国各地。“每个地方我都待不了多久,因为都很陌生,没有家的感觉,我融入不了,总觉得没有身份证就会被排斥。”
  最初,王平坐大巴车出行,不需要身份证。随着身份证开始严查,购票需要实名制后,王平的出行变得难上加难。
  让王平更头疼的是购买手机电话卡。“因为电话卡需要实名,我就到一些小报摊那里去买。”现在,他用的手机号码是一个好心人提供的。
  没有文化,没有学历,没有身份证,王平只能去做临时工。他进过包装厂、纸箱加工厂、塑料厂等。“有时候一天赚三四十块钱,运气好的时候一天赚100块钱。”
  2018年,王平认识了四川一家百货批发店的老板叶海龙。在叶海龙的帮助下,王平在宝贝回家网站登记。另外,成都警方已采集王平的DNA数据并录入全国打拐DNA数据库,但尚未匹配到与之相对应的数据。
  今年6月,叶海龙开始帮助王平在网络平台发布短视频寻亲。8月,有志愿者将王平的血样带到广东佛山。
  “佛山市公安局回复,没有查到我被解救、领养的记录。”王平说。
“找不到家
就没有正常生活”

  “本来我是想找家,现在更迫切的是解决户口的问题。”30多年来,王平始终没有身份证。他给自己取过好多名字。“龙兵、陈松,有时候就随便报个名字。”王平这个名字,是他在打工时师傅给取的。
  王平曾经多次尝试办理身份证,“警方查不到我的出生地,我没有户籍所在地,再加上我一直四处流浪,没有常住居所,然后就申请不了户口,办不了身份证。”
  今年4月,王平因为行车问题与人发生纠纷。当时警方需要王平出具身份证明,但是王平提供不了。警方只好带他去做骨龄测试,因为已年满18周岁,警方对他作出行政拘留12日的处罚。处罚决定书显示,违法行为人王平(自报名),居民身份证号(无),户籍所在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自报),现住(无)。
  现在,王平已经在成都住了三年多时间。但是,这里不是他的家。“我最晚在成都待到明年6月,如果解决不了身份证的问题,我想离开这里,继续去找家。”
  12月6日,王平向成都市金牛区公安分局户政大队提交了材料,希望可以办理身份证。
  针对这个情况,记者致电成都市公安局金牛区分局沙河源派出所,工作人员回应,“这个事需要联系金牛区公安分局,他们在跟进。”随后,记者联系到成都市金牛区公安分局,工作人员表示,“需要到当地派出所去问一下。”“没有身份证,就没有正常的生活,一年一年耗下去,等于虚度光阴。”王平等待着一张属于自己的身份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