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以致用,管以求实

莒县创新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新模式

齐鲁晚报     2023年12月22日
  莒县是鲁东南地区的农业大县,县域内四面环山,中部为丘陵、平原、洼地垠际相连,总面积1821平方公里。域内温度适宜,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莒县始终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截止2023年共投资12.85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03.7万亩,2021年成功争创全省第一批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示范县。在做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同时,莒县在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工作中落实“三分建,七分管”的要求,积极探索创新管护模式,建立健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后管护机制,压实工程设施建后管护责任,做到建后管护有主体、有人员、有资金、有标准、有考核的“五有”目标,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得到定期维护、长久持续发挥效益。
  重在“建设”,贵在“管理”。作为全省整县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在高质量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高水平管护,确保每个项目都发挥应有的效益。自2022年以来,由县委县府分管领导牵头对全县68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运行管护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通过实地调研、走访群众,形成了调研报告并组织多次论证工作,制定了莒县高标准田建设项目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工作方案。2022年11月22日,县政府组织县财政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城发集团以及项目所在乡镇街道分管负责人召开了全县高标准农田高标准管护移交会议,会上传达了《莒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农田建后管护工作方案》,按照《山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运行管护办法》(鲁农建〔2021〕23号)、《日照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运行管护办法(试行)》的相关要求,在落实乡镇街道管护主体的前提下,将全县60个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具体管护运行工作移交莒县城发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由莒县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护办法,落实专业的管护队伍,确保人员数量、业务技能满足运维需要,确保供电设施、泵站、管道输水及高效节水水利设施运行良好,发挥效益。所在乡镇、街道为建后管护监管主体,积极配合做好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的维修、管护和安全生产等工作。并由县财政按照每亩2元的标准落实管护补助资金,对已规模流转的8个高标准农田项目,由取得土地经营权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民企业等从事生产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区域内的高标准农田建后进行管护运行,破解了高标准农田管护资金不足、管护人员不专业、管护队伍不稳定等瓶颈难题。
  通过会议的召开和管护工作的移交,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农户、专业管护人员共同参与的管护体系,结合《莒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管护考核细则》的出台,充分调动各方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县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工作落在实处,取得实效。
(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青岛京诚有限公司)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