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三个着眼”破解国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难题

◎ 山东淄矿物产有限公司 王浩

齐鲁晚报     2024年03月22日
  近年来,随着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经营环境发生变化明显,职工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多变趋势明显,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和新挑战。针对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山东淄矿物产有限公司坚持以创新为统领,坚持贴近工作实际、贴近职工群众,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
一、着眼于应对煤炭市场危机,持续强化形势任务教育
  把形势任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应对危机的着力点,着力于向广大干部职工把企业面临的形势讲清楚,把面对的困难讲明白,把应对的措施讲透彻,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引领全员深化内涵不变调、咬定目标不放松、坚定发展不动摇,保证了企业健康平稳发展。
  一是根据形势任务变化,及时跟进教育。牢牢把握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提前判断形势变化,准确把握职工思想动态,及时开展教育,跟进发展措施,把干部职工思想和行动及时统一到公司工作部署上来。把煤炭市场持续变化的新趋势、山东能源和营贸公司的新举措向干部职工讲清讲透,增强了大家应对危机的信心和内涵发展的决心,干部职工保持了煤价下跌、信心不减、目标不变的良好精神状态。
  二是积极创新教育形式,增强教育效果。构建大宣讲平台。在坚持各级领导、政工人员广泛宣传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宣讲的范围。组织专业人员讲:让运销人员讲煤质、让财务人员讲成本、让技术人员讲前景,向职工交实底、亮家底,增强宣讲的针对性。组织职工代表讲:组织职工代表深入班组、宿舍,宣讲集团公司应对危机的思路、措施;组织职工家属深入一线讲形势、讲期盼、送温暖、送信心。构建多媒体平台,充分发挥内部刊物、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作用,通过开设微型党课和道德讲堂等电子课堂,进一步拓宽教育渠道,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教育的吸引力。
  三是不断深化教育内涵,保证教育的系统性。由解决共性问题向解决个性问题深化。善于发现和抓住职工队伍思想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抓住工作的“牛鼻子”,保证效果事半功倍。由应对危机向危中求机深化。让干部职工认清形势、看到危机,仅仅是教育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大家应对危机、化危为机的方法,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教会职工怎么干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由解决思想问题向解决实际问题深化。在帮助职工转变思想观念的同时,着力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教育的效果转化为工作的成果。
二、着眼于提升企业软实力,积极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
  山东淄矿物产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落地生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中,构筑了坚强有力的企业核心价值体系。
  一是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作用,带动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利用党内“三会一课”、班前班后会等时间组织全员学习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涵义和先进典型事迹。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介,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信公众号开设了“践行核心价值观,凝聚发展正能量”、“美在身边”等专栏,加强各类先进典型的宣传。开办道德讲堂,并利用多媒体手段,强化教育效果。
  二是引导干部职工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活动,通过全员读书、诵读经典、文化讲堂等形式,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心灵、陶冶情操,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广泛开展企业优良传统教育,认真组织收看反映能源集团自救解困、快速发展的纪录片《路》、《超越之路》,并广泛开展讨论。撰写优良传统教育辅导材料,通过对公司成立以来不同阶段形成的企业精神进行挖掘整合提炼,广泛组织职工学习。
  三是大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以爱岗敬业为重点,不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在企业形成了修身律已、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制定学雷锋活动意见,通过开展“岗位学雷锋、争当好员工”、矿区义工服务、道德模范评选等五项措施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连续开展“文明月”活动,每年3月份开展“传承雷锋精神、深化志愿服务”便民服务活动,以此弘扬矿区正气,聚集企业发展正能量。
三、着眼于职工队伍结构变化,突出抓好青工教育管理
  当前,95后、00后青工已成为企业的主力军。针对这个群体的特点,通过借助新兴媒体、推行大学生班组、强化教育培训等,为青工搭建起了多个成长成才的平台。
一是借助新兴媒体,搭建互动交流平台。根据新兴媒体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多数青工又乐于从新兴媒体获取信息、发表意见等特点,充分利用内部网站、QQ群、微博、微信平台等渠道,开辟了青工思想政工作的新路径。动员所有党支部建立微信群,将青工纳入到各个党支部微信群中,指定各支部书记为微信群和微博的负责人,对上级政策精神、公司决策部署及青工关注的问题及时发布;对青工网上反映的问题,及时反馈,解疑释惑,有效统一了青工思想,激发了青工参与企业建设、管理的热情。
  二是创建大学生团队,搭建实践锻炼平台。大学生作为青年职工中的特殊群体,学历高但缺乏实践经验。为此,制定了《大学生团队成员及队长选拔标准》,建立大学生团队后备人才库,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后续学历教育。按照人才类型的不同需求,对大学生班组成员实施有计划培养,根据团队成员的不同表现,分类设定培养目标,签订导师带徒协议,实现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双通道”成长。采取公开竞聘的形式,逐步将优秀的大学生团队成员选拨到公司管理岗位。
  三是强化教育培训,搭建素质提升平台。建立完善了以交流互补、导师带徒、例会分享、轮岗互促、档案评优、素质拓展为主要形式的“六位一体”青工学习培训机制,为青工搭建起了全方位立体式素质提升平台。为强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及时为大学生班组成员加油充电。
  通过持续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铸就了物产人开放的视野、坚韧的品质、务实的作风、创新的激情和争先的气魄,公司内部形成了凝心聚力、激情创业的浓厚氛围,职工队伍保持了不畏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各项经营指标创出了“历史最好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