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证通”制度引热议有人期待有人“不感冒”
本报记者李大鹏
  • 2012年03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讲述人:保洁员武玉亮 即使办了居住证 还是要回老家
  武玉亮今年44岁,老家是临沂市沂水县,今年是他和妻子来烟台的第13年个年头,两人都在毓璜顶街道办事处毓西社区从事保洁工作。
  对于暂住证和居住证,武玉亮并没有太清晰的概念,经过记者讲述,他才知道今后像他这样的外来人员有可能不再需要暂住证,而是统一办理居住证,并享受到子女入学、医疗、就业失业等与当地户籍人口基本相同的市民待遇。
  但是武玉亮对此并“不感冒”,他说自己小学没毕业,也没技术,就算真的办了居住证,也不会因此改变什么,以后还是会和妻子回老家。
讲述人:打工者史克先 对居住证很期待 希望能改善自己的生活
  史克先是安徽省毫州市人,他没有固定职业,以打零工、家庭装修、水电暖维修为生,也经常有高空作业。 
  跟武玉亮不一样的是,他很关心居住证的具体细节,不停地追问自己到底会享受到哪些优惠政策。他说:“如果真的能像报纸上说的那样好,待遇上去了,那我在这不走了,毕竟十几年也习惯了。”  他和妻子1994年来到烟台,那时他们最小的儿子刚出生,因为讲话口音的差异孩子不愿意到烟台读书。除了儿子,他还有三个女儿,其中最有出息的二女儿在外地一所大学读服装设计专业,每年花费在两到三万元。 
讲述人:毓西社区居委会主任曲伟 暂住证办的人不多 居住证将便于社区管理
  在毓璜顶街道办事处毓西社区辖区内,大多数外来人员都是打工为生,居住在跟武玉亮一样的简易小棚子里。3月1日,记者看到这些小棚往往是三四间连在一起,门口处堆积着各种杂物,棚子周围便是鳞次栉比的居民楼。  毓西社区居委会主任曲伟称,社区外来人员的特点是收废品的人员较多,其中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她说很多外来人员都是所在单位要求办暂住证才办,虽然社区民警也经常嘱咐他们办理,但是很多人都是口头答应之后便不理睬。 
  曲伟说,如果居住证制度能够落实,将有助于社区对于辖区外来人员的管理。“这个证这么方便,办的人肯定会比暂住证多。”

讲述人:毓西社区民警周建营  暂住证是催着办 居住证可能是主动排队办
  周建营在南大街派出所毓西社区担任社区民警,他对社区外来人员的情况十分了解,对于居住证制度,他说如果能实行,对社区治安管理是个好事。 
  “到时可能外来人员要主动过来办理,说不定还排起长队。”周建营说他们现在是四处向外来人员宣传暂住证是免费办理,还要时常做工作。但是很多人是借住在亲戚家或是租住小棚,动不动因为收入等问题便搬家,不愿意办理暂住证,人员流动性特别大。  
  “如果居住证制度落实了,那外来人员能把自己当成社区的居民,心理感觉不一样了,能安下心来做点生意或者上班。”周建营称,此举将对社区治安环境改善也会有积极作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