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成长手册】
孩子,只要你喜欢
  • 2013年03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小外甥跟我学话儿:“姨妈,姥姥说姐姐真不听话,去美国学什么兽医。”我摸摸他的脑袋,问:“你觉得呢?”看着一脸茫然的孩子,我知道,其实我问的是我自己。
  什么时候,我们这个国度对人所从事的行业有了那么强烈的三六九等之分?职业的贵贱、收入的多少、权力的大小,成了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唯一界定。
  我不认同。所以,我对已经在国外读书的女儿说“只要你喜欢”。虽坚定,但内心难免犹疑:这样的宽松不是不负责任吧?因为,我支持女儿,但支持我的亲朋并不多。
  最近,朋友送给我她写的这本《最好的教育是陪伴》一书,让我感觉身边有了“同盟军”。该书作者之一郭力的女儿17岁拿全额奖学金,就读美国顶尖私立高中,19岁同时被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录取。大学毕业以后,以她的学历背景和社会化能力,完全可以像她的同学一样进知名企业、考顶尖投行、拿高薪,但这个女孩的最终选择,是在美国做收入并不那么可观的媒体人。作为一个英语非母语的孩子,在英语媒体中想谋得一席之地,可想而知有多么艰难,但母亲支持了女儿的选择,理由是“只要孩子喜欢”。
  她在这本名为《最好的教育是陪伴:耶鲁女孩培养手记》的书的序言中写道:“我的女儿月月去年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在美国的主流媒体工作了一年,现在在做独立撰稿人,应多家外媒之邀,撰写介绍中国的文章。她每天都很忙,几乎每周发表一篇文章。她很满足自己现在的状态,我亦然。”
  读到这里我会心地笑了,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自己:已是兽医专业博士的女儿,给我发来她和手术台上狗狗的合照,她脸上的表情,是发自内心的自足和喜悦。而网络这端的我,为当初自己的选择欣喜又欣慰,自足又淡然。这本《最好的教育是陪伴》,犹如一本家庭教育的“营养菜谱”,不但让我心生共鸣,更让我从中体味到一个理性妈妈在教育孩子中处处绽放的用心、智慧和远见。
  郭力是一位胸中有情怀、脑中有格局、手里有方法、眼中有乾坤的平凡母亲,她将自己20多年来养育女儿的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描绘着朴实自然的家庭生活情景,回味着养育女儿的历程和秘诀:
  要快乐不要成功的理性教育——给孩子成长的时间,给孩子选择的空间。不独取功名高薪,唯愿孩子从事一生所爱的职业。
  潜移默化的情商教育——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自立能力、普世价值,使女儿成功地融入国际化的大平台。
  亦师亦友的素质教育——教育不是责任,而是在人生关键期的陪伴和引导。
  “父母不是眼界狭窄的人,孩子的视野才能开阔;父母有不走寻常路的勇气和自信,孩子才更容易走上一条更贴近他自己天性的自在之路。”
  “我不希望女儿被大多数人都在追逐的薪水、名声、虚荣心所左右,我希望她能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想做什么;我希望她遵从自己的内心,有自己的追求,并且为这个追求而努力。只要是基于内心的热爱,不管她选择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我都支持。”
  “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孩子会愿意努力做好。做好了,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很大的鼓舞,继而会对其他的事情和这个世界都充满自信。而这种自信对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是他从小到大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最好的驱动力。”
  ……
  这本书,让我在阅读时思考家庭教育的方向,更多地听到了孩子的声音。
  “我不强求你成功,快乐比成功更重要。”不同的母亲,相同的理念;不同的孩子,相同的快乐。我一直想要的答案,在我翻开这本书时,已经呈现在了我面前……
  给孩子一个启发式的多元选择空间,让孩子明白,不用随大流,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要勇敢选择适合自己的路,才能走得相对优秀,相对快乐。
  唯愿更多的母亲有这样的理念,唯愿更多的孩子有这样的快乐。
  我把这本书送给小外甥,让他交给他的妈妈阅读。我摸摸他的脑袋瓜,轻声对他说:“做你自己,孩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