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道工序把关,放心肉这样制成
本报小记者走进波尼亚工厂,对话岛城食品名企
2014年06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小记者们透过玻璃参观加工区的情况。 吕璐 摄
  本报小记者和家长在认真听企业代表的介绍。 吕璐 摄
  小记者在波尼亚养猪基地门口合影。 吕璐 摄
     本报6月29日讯(记者 吕璐) 平日里吃的香肠是怎么加工成的?什么样的肉制品才健康安全?28日,本报9名小记者和家长们走进波尼亚公司的工厂生产一线了解真相,从猪的饲养到肉类加工,小记者对话企业代表,并亲眼见证食品生产的全过程。
  28日早上9点,本报小记者早早就集合起来了。家长们听说小记者将走进企业进行参观和采访,不仅第一时间给孩子报上名,当天也一起来参加活动,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了解食品加工流程和安全知识。“我最喜欢吃烤肠了,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在去企业的路上,小记者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到了城阳区波尼亚公司,看完企业的介绍视频后,小记者们纷纷举手提问。视频中提到,波尼亚实施的农业产业化战略,每年成功带动农户3000户,推广三元猪近20000头,每年为每户农民增收近1000元。“什么是三元猪?”小记者孟祥旭问道。波尼亚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玉高介绍,通俗来讲,三元猪就是三个品种杂交的猪。小记者李嘉慧还询问了低温肉制品和高温肉制品的区别,李玉高说,低温肉制品是指采用较低的杀菌温度进行杀菌的肉制品,不仅能完全杀菌,并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营养价值。虽然保存时间比高温肉制品要短,但是低温肉制品营养价值更高,其中的蛋白质等营养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随后,李玉高带着小记者们参观生产线,了解生产工序。尽管不能进入加工间,只能隔着玻璃观看,但是小记者们仍需在更衣室带好口罩、鞋套、头套。而工人进入加工线前必须全身消毒才行。
  与一般屠宰车间不同,波尼亚的屠宰车间温度很低。李玉高说,这是全冷链加工、储存和运输体系的需要,根据市场的不同要求,在12℃以下的低温环境下将猪白条分割加工成符合标准的各种产品,确保了肉质的营养和美味。李玉高向小记者介绍了食品进入市场销售前的30多道生产程序以及12道严格检测程序。小记者们将他的话认真地记录下来,并像小小监督员一样,好奇地跟着他左瞅瞅右看看。“我最喜欢吃波尼亚的香脆烤肠了,原来需要经过这么多工序呀。”小记者朱家鑫惊叹道。
  28日,小记者和家长们还参观了波尼亚养猪基地,看到规范、干净的养猪环境,家长们都纷纷伸出大拇指。很多家长告诉记者,下次有活动他们还要带着孩子报名参加。本报小记者团还将不断推出活动,欢迎广大家长和同学积极报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