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网友接力,为流浪老人寻亲
老人聊城口音,在东营流浪六个月,夜宿公园凉亭
2014年11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住进敬老院的老人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洗头并修剪了头发,慢慢露出了笑容,不再抗拒与人沟通。     本报记者 魏菲 摄
     一个“寻亲”的帖子在东营和聊城贴吧传开,一位自称“聊城人”的60多岁老人在东营市河口区仙河镇流浪6个多月,白天捡垃圾,吃捡来的食物,晚上就睡在公园凉亭里。
  老人的事情被网友发到网上后,热心网友给她送来帐篷、被褥、衣服和食物,后来又被安置到仙河镇欣海幸福院敬老院。老人精神不好,网友们又开始帮她寻找亲人。
本报记者 郭庆文 王龙 魏菲
小镇大爱 流浪老人住凉亭,引发网友关注
  “在东营市河口区仙河镇,有位老人说是聊城的,神志不是很清醒,夜里住在公园里,吃捡来的食物,有认识的请与本人联系!”近日,聊城吧里的一个帖子引起了网友的关注。根据发帖网友的介绍,老人精神不好,说话含糊,有60多岁,自称是高唐县郭五里村人,说过的名字听发音有三个,分别是:李素英、李从容、李素珍。老人还称老伴叫李贵武(音),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叫李春风(音)。
  24日下午2点,记者与发帖网友范先生取得联系。范先生说,大约一周前,仙河镇附近居民发现一位老太太大冷天住在植物园的凉亭里,四面用烂床单围着。有人“五一”前后就见过这位老人,到现在为止,她已经在仙河镇流浪6个多月了。
  “到了冬天下雪,她怎么能受的了?”看到老人的情况后,一些网友开始发帖号召大家帮助老人。“我本来准备把她接到家里住,交流后发现老人精神有些问题,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网友崔先生说,23日上午,他带着帆布帐篷和床垫来到公园,帮老人避寒。 

爱心传递 敬老院接走老人,网友帮其“搬家”
  “在公园住不是长久之计,得先给她找个住处。”网友把情况反映给当地政府。23日中午,仙河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和当地欣海幸福院敬老院的院长侯凤芹来到公园,准备将老人接到敬老院。
  “老太太戒备心很重,哄了她好长时间才离开。”敬老院办公室主任胡女士说,因为车辆无法进入公园,网友崔先生直接背起老人,几位志愿者一旁搀扶。
  “我给她吃了一块糖,对她说:‘嫂子,带你去个不冷的地方。’”崔先生是齐河人,今年48岁,他在仙河镇经商多年,当时没有犹豫,直接把老人背了起来。在车上,老太太很紧张,大家不断安慰她。把老人安置好以后,崔先生又返回公园,用电动三轮车把大家捐助的物品运到敬老院。 
  “收拾老人东西的时候,我被深深感动了。”崔先生说,老人的家当很多,都是好心人送的:新帐篷一顶,棉床垫两套,新棉被三床,旧被四床,棉絮套两套,新棉服三件,旧的三件。吃的食物更多,有面条、面包、麻花、火烧、馒头、咸鸭蛋、豆奶粉、方便面、火腿肠……简直像个副食店。
寻亲受阻 唯一线索断了,请读者为老人找家
  仙河镇副镇长李向彬说,“老人的情况我们已经向区民政局做了汇报,老人在欣海幸福院的支出,由镇上负责,希望能尽快找到老人的家属,对老人和热心的网友都是一个交代。”    经过确认,高唐县鱼丘湖街道办事处辖区确有郭五里村。25日下午,记者将老人的情况反映给高唐县民政局,由于老人名字含糊,无法进行系统识别。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可以通过敬老院或东营救助站与聊城救助站对接,将老人接过来。
  聊城救助站一位负责人表示,一旦确认老人的户籍信息,可以马上接过来,与派出所对接。25日下午5点多,记者联系到鱼丘湖派出所,将老人的照片和目前掌握的情况发给一位杜姓民警,他表示将与郭五里村的村委联系,确认老人的身份。25日下午6点50分,当地派出所民警回复,郭五里村进行了排查核实,没有这位老人的信息。
  现在当务之急是为老人找到亲属。如果你认识这位老人或者知道她的情况,请拨打本报联系电话15165462912(东营)18365751796(聊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