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的治堵招数
2016年01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左转可提前逆行”措施使路口通行能力得到提升。(资料片)
     高德地图最新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拥堵程度济南排名第二。记者梳理了济南曾经出台的治堵措施,包括潮汐车道、逆向左转车道、临时单双号限行等等,从中探寻这些治堵措施的功过利弊。
本报记者 张玉岩    
潮汐车道: 缓解潮汐交通挺见效
  2012年10月中旬,济南首条“潮汐可变车道”正式启用,这条车道在高新区舜华路南段(经十路和舜华路交叉口至舜华路和菠萝山路交叉口),全长约500米,车道东西两侧装有太阳能发光道钉,车道的通行方向由LED标志牌和发光道钉来提示。
  高新区舜华路潮汐车道,每天16时至19时,由北向南行驶,为左转车道,其他时间该车道由南向北行驶,为一条直行车道。潮汐车道还会按照该路段的交通流量规律,及时调整行驶规则。随后二环东路旅游路路口再现一条潮汐车道,建设路的潮汐车道也已正式投入使用。
  去年6月份,旅游路从千佛山南路到转山西路之间设置了潮汐车道,晚高峰进城方向为3排车道,出城方向为2排车道。其余时段,出城方向为3排车道,进城方向为2排车道。潮汐车道设置后,拥堵现象的确缓解了不少。
  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张汝华介绍,设置潮汐车道是交通管理上经常使用的一个措施,主要是针对早晚交通流量不同情况,对有条件的道路,开辟某一车道不同时段内的行驶方向的变化,以此来提高道路资源的利用率,缓解交通拥堵,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


左转逆向车道:每个信号多过10辆车
  济南市街头出现的第一条“可变车道”位于经十路环山路路口,2012年7月份设置,这种车道长度约三四十米,在十字路口中央护栏提前打开口子,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增加左转车辆的通行量。目前,在经十路环山路路口、历山路路口、千佛山路路口等均设立了这样的可变车道。欲左转的车辆可进入位于逆向车道里的可变车道,这样每个左转信号可以多通过8-10辆车。
  在一些可提前左转掉头的路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通行率,不过也有一些弊端。市民张先生说:“如果逆向车道上没有车,司机通过提前掉头的路口通行,可以缓解拥堵。但是很多司机在逆向车道车辆正常行驶的情况下也提前掉头。这样一来,很容易造成逆向车道上拥堵。”
  张汝华介绍,与潮汐车道一样,逆向可变车道,也是充分利用道路资源的一种手段。这种方式在经十路上利用了不少,在十字路口前提前开口,利用对向车道没有车的机会,实现掉头行驶,这可以分流左转车,让左转车辆更好地通行。
单双号限行:常态化还需谨慎
  济南已经历过三次单双号限行。第一次实行单双号限行是在2009年全运会期间,限行时间为2009年10月13日至10月28日,每日7时至19时,
  第二次实行单双号限行是为战霾而限号。持续十多天空气重度污染后,济南市政府2013年1月15日紧急出台了措施,其中之一就是机动车单双号限行。1月16日至17日14时,济南市开展了近两天的单双号限行政策。
  第三次单双号限行则是在APEC期间,从2014年11月6日起,山东济南、淄博等6市实施最高一级空气重污染应急减排措施,自11月7日0时至11月12日24时,济南市实施单双号限行。
  张汝华介绍,单双号限行需慎重一些,单双号限行作为一种临时应急性措施,是一种解决道路拥堵的方式,但是作为常态化措施,其弊端也是很明显的。首先就是给大家出行带来不便,其次就是刺激小汽车增长。这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停车问题,单双号限行作为长期的措施来使用还需要慎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