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益理财大多是陷阱
2016年01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月19日讯(记者 刘潇 通讯员 苗宗猛) 岁末年初,市场上一些所谓高息理财公司打着“化解百姓财富缩水压力”幌子,推销高收益的“互联网新型理财产品”。1月19日,记者了解到,此类公司一般坐落在高级写字楼和公寓中,但是在其华丽的背后则是有些公司因不能兑现投资承诺而提前“开溜”。
  在本市繁华商业区的一些大型超市附近看到,有手持小广告的人员向过往市民推销所谓高息理财产品,预期收益水平高达15%以上。投资起点少则几千元,高则数十万元。他们的办公地点多在一些高级写字楼或者公寓里。
  “这些理财公司租房时大多声称是互联网金融公司或者是P2P网贷公司,而如今很多房主和物业公司都不敢接待此类房客了。”相关人士还特别指出,为了通过办公环境揽客,此类理财公司愿意为高品质办公场所付出高租金。有理财公司甚至特意选择在有知名银行的大楼里租办公场所,在装修外观上给外界造成其“与银行合作”的假象。
  一些理财公司采取用新吸纳的资金来还前期投资者的收益,而“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一旦受困于资金周转,就会难以为继。民警在此提示,不要轻信这些投资公司,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