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靠热腾腾的发动机,脚踩烫人的沥青
修路工们的汗可是没少流
2016年08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脖子上搭条毛巾,随时擦汗。
  夜间施工到天亮,又热又累。
     济宁“创卫”进入关键时期,主城区破损道路的修补正在进行中。即使是晚上施工,工人们前靠热腾腾的发动机,脚踩烫人的沥青,再加上闷热的空气,工人们的汗可是没少流。

  本报记者 贾凌煜 
通讯员  孙 静

紧靠发动机
铣刨工人不好受

  7月28日晚上8点30分,在红星东路施工现场,施工工人们陆续抵达现场,周传义负责现场施工,他身穿防护小马甲,头戴安全帽,指挥着车辆通行,并设置路障。几个来回喊话,再加上喝水较少,他的嗓子有些沙哑了。
  “大雪和大雨对道路损毁都比较严重,热胀冷缩原理,一般修路都在夏季进行。为了不影响车辆正常通行,修路施工多在夜间进行。”周传义说。
  即便是夜间,济宁的室外温度也高达30度以上,工人们干起活来,一会就满头大汗了。
  “轰隆隆”的作业声响起,铣刨机将坑洼破损路面向下开挖约5厘米,紧跟在后面的推土机将碎土直接装上货车。局部大型机械无法作业的地方,由工人靠进行最后的平整。
  最难受的是站在铣刨车旁的工人,身前是热腾腾的发动机,身后是运输碎石的“铁臂”,再不时查看切割标线,那滋味用言语难以形容。
  洗刨、清扫、撒结合油、铺玻璃隔栅,最后铺设沥青,这是修补每平方米道路都必须的程序。其中最难熬的就是铺设沥青了。到这个程序时,往往到了后半夜,站在街边,都能感受沥青烫人的温度。
只穿件马甲
汗水也哗哗地流

  脖子上搭一条毛巾,是市政工人们基础的配备,不时淌下的汗水,随手就被擦进毛巾里。天气实在太热,即使工人们只穿件马甲,仍哗哗地流汗。
  如果碰到错综复杂的管线,就令人更心焦、头疼了。既想大刀阔斧完成施工,又得小心挥动铁锨,一点点拨开乱泥。
  60岁的赵明森每干一夜活,能赚一百多元,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劳动强度大,许多年轻人都受不了。擦过几次汗,手里的毛巾就能拧出水来。
  “家里有小孙子,挣几个钱,给他买点零食、玩具啥的。”说起这些,赵明森感觉浑身又充满了能量。
  实在太热时,工人们就到附近有水龙头的地方冲一冲,给身体降降温,再继续奋斗。半夜,工程管理人员给每人买来两个夹饼充饥,再分发几桶绿豆水,稍事休息后,工人们就得一直奋战到天亮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