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画家亲自打假点赞
2016年09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师文静

  这两年藏家在正规拍卖公司拍到赝品的新闻不绝于耳,对书画市场造假卖假泛滥,很多人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书画家们真正出来为自己的作品打假甚至打官司的并不算多。近日,某拍卖公司征集到书画家范扬的80余幅作品,经范扬亲自认定后,发现其中伪作多达14件。书画家亲自上阵鉴定作品真伪,并且给真品一个“身份证”,既可以免去藏家买到假画的担忧,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艺术品造假的泛滥,实在是一种值得赞赏的做法。
  当下的书画市场虽然不如前几年兴旺,但好作品的价格却是一路攀升,对于中小规模的藏家来说,数万元、数十万元买一幅画用来投资、保值,算是比较大的花费,如果换来的是一幅假画,则是对藏家的一大伤害。被“山寨”过的书画家多数选择沉默、不出来维权,某种程度上说是纵容了造假。按说书画家打假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著作权、话语权而进行的,多数书画家对假货泛滥之所以选择沉默,其背后原因非常复杂。
  这其中,既有书画家精力不足,不愿浪费时间的因素,也有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的原因。多年来异常艰难的维权之路,可谓伤透了书画家们的心。前几年书画拍卖准入门槛太低,导致不少拍卖公司伪作泛滥,大型拍卖公司流通的作品一般会请一批专家鉴定一下,而有些小拍卖公司在拍品征集方面则不管藏品真伪,甚至以赝品当做真品来忽悠客户的事件屡见不鲜。
  书画市场是个非常复杂的市场,拍卖法的免责条款以及书画家本人是否有鉴定自己画作权利的争议,这两把“保护伞”令打假之路举步维艰。书画家们无力又无奈,由此导致他们的维权积极性越来越低,市场上的赝品也越发泛滥。当然也不排除少数书画家存在私心,为保护当下作品的高价而谎称自己早期作品为“假货”,或把有失自己水准、身份的作品鉴定为“假货”,出现这种情况,对于普通藏家来说,只能是擦亮眼睛前行。
  当下,越来越多的书画家亲自出来鉴定作品真伪,为自己正名,说明他们正在积极面对这个问题。尽管存在争议,但画家为自己作品打假无疑是件好事儿。无论是与艺术品拍卖单位合作,还是单打独斗出来维权,书画家们积极面对市场的这种态度转变,才是最重要的。在监管还不够严格的情况下,书画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书画家、藏家和拍卖方的共同努力,尤其是书画家们用坚定积极的态度维护自己的声誉和权益了,才有可能解决收藏界打假难题,让艺术品市场得到净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