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兑美元8连升,创2015年后连涨纪录
外方晚打款两个月出口企业亏了20万
2017年09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不知不觉,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已经连续8日调升,创下了2015年以来最长连升纪录。仅8月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升值达到2%。而在山东,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也已经开始显现。计划十一出行的人们,已经提前找到银行准备兑换外币,而少数在去年人民币连续贬值期间屯积了美元的外贸企业,则面临“骑虎难下”的局面。
  本报记者 高寒

升值碰上临近十一
黄牛的日元都不够了

  “日元破6了,现在还不多换点日元?”9月4日,在一个由赴日旅游爱好者组成的微信群中,不少人都表示要赶着去银行换点日元。“破6”在日本旅游圈子中,指的是100日元能够兑换的人民币不够6块钱。而在去年的七八月份,100日元能够兑换6块6毛钱左右人民币。“以中国游客经常乘坐的大阪至东京的新干线为例,乘坐一次就会比去年省下接近100元人民币。”一位赴日旅游网络领队介绍。
  相比于人民币兑美元的一路升值,对日元其实还是存在一定的震荡幅度。济南泺源大街中国银行门口的外汇“黄牛”感受非常深。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去年年底以来日元曾经3次“破6”,分别是在去年12月、今年7月和9月。“一般日元(相对人民币)跌的时候,来换日元的都是些出去旅游的人,他们不会长久持有日元,也没有投资需求,能早换就早换。”中行门口的张女士表示,特别是现在临近国庆节,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换日元。“最受欢迎的1000元面值的日元已经没有了,10000元面值的也不多,经常是互相借都借不到。”
  据了解,外汇黄牛在换到外汇之后,基本不会长期持有,而是在三四天内将外币兑换成人民币,以减少风险。但近期随着人民币一路上涨,一部分人也会希望当天就把部分外币换成人民币。“比如这几天我收的美元多了,虽然可以留着美元等以后再换回去,但如果美元持续跌,那每天都有损失。”一名黄牛表示,他们的目标是赚取点差。例如黄牛买进100美元,换出去了650元人民币,当天,他可以将这100美元再以660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需要美元的人或者其固定的美元买主。“一方面,这种炒外汇的事儿我们玩不来;另一方面,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人民币。美元再多,对我们来说也没啥用。”
  而对于某种外币,如日元紧缺的情况,上述黄牛表示,他们和固定的外币提供者还是会按照约定的价格,购买一定的外币。“也可能会多买点日元,但肯定不会故意去屯积。”
美元账户一直在涨
换成人民币却亏了

  据了解,外汇黄牛的外币有多条渠道,除了日常出国旅游归来将外币换回人民币的游客、打工归来换汇的人群,一些专业的外汇投资者也会提供一些。所不同的是,前者提供的大多是现钞,而后者提供的大多是现汇。
  家住青岛的吴先生参与外汇交易已经四五年。他介绍,他参与外汇市场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条是通过专门的外汇交易平台,实现直盘或交叉盘交易。另外,他偶尔也会通过银行渠道,用人民币购买外汇。
  吴先生主要操作的币种是美元、欧元、日元和加元,但在2016年,他也曾经操作人民币与美元,还曾经操作过一次人民币欧元的交易。他介绍,在外汇交易平台上,人民币属于非自由货币,想要在境内投资人民币,只能通过银行等线下渠道。
  而通过线下渠道,吴先生所遇到的问题就是无法使用杠杆。据了解,在交易平台上,交易者可以通过杠杆来买卖外汇,例如他如果购买10手(100万)美元,只需要交不到1万美元的保证金。而在线下,就需要实打实的100万美元。正因如此,涉及人民币的外汇交易,要么走离岸渠道,要么就要在国内银行零杠杆进行。吴先生去年6月曾用人民币在线下购买了20万美元,随着美元一路看涨,去年11月他就将美元换成了人民币,净赚3万元人民币左右。
  在这轮人民币上涨过程中,尽管吴先生通过前期合理买卖,在外汇平台上的美元账户看起来多了不少,但如果折合成人民币,反倒比今年年初少了接近10万元。“那就看个人的选择了。如果看好美元持续走跌,且必须要换成人民币,只能说是寄希望于美元/欧元,美元/加元等交易,看看能不能走个曲线,这样还能少亏一点。”吴先生表示,他近期会考虑减持美元,但也不会选择直接将外币兑换回人民币。
面对汇率波动
小企业储存美元应对

  吴先生之所以不着急离场,还是因为他相信人民币的连涨不会持续很久。“贸易顺差有收窄趋势,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其实对出口型企业并不利。”至少,吴先生并不看好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持续升值。
  对于在威海从事服装加工出口生意的张女士来说,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其实并不明显。张女士的工厂主要进行进料加工,出口韩国,其结算货币是美元。“一方面,我们进料的成本会低一些,尽管出口成品换回美元后,可能兑换的人民币会少,但影响还在可控范围内。”
  相比于张女士,潍坊一家设备制造出口厂厂长赵先生则表示,此次人民币升值对他们的影响更为明显。赵先生工厂的产品主要面向拉丁美洲,而原料主要是来源于国内。“本来一笔单子,对方说好了今年6月份打款,但临时出了点问题,一直拖到了8月份。这样一来,100万美元,我就亏了20万人民币。”赵先生说,对方为此还做出了一些补偿,在下一批订单中通过涨价来体现。
  这两位企业主都表示,对于这些民营中小企业来说,面对汇率波动,他们也只能采取储存美元这样的方法来应对。“如果厂子资金周转充分,我拿到美元后可以不着急换汇,等人民币跌了再去。”赵先生说,但这也会引发一些问题。首先是屯得越久,可能亏得越多。另外,大量资金躺在账户上,也不利于继续生产。“去年人民币贬值,有些企业还屯积了一些美元等着赚一笔,没想到现在还没换出去。”赵先生说。
  据介绍,目前小企业普遍未能享受到外汇掉期、套期保值等金融产品的服务,无法让银行来分担汇率波动的风险。“可就算是套期,其本身也有成本,我们也很难承担,也就是说保险都买不起。”赵先生说,未来他们只能从提高生产率、增加利润率方面来考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