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区有个“孩子诗人”
2017年09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07年4月在沂蒙山采风
     苗得雨同志是一位从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成长起来的少年诗人,是我省乃至我国文坛具有独特风格的著名诗人和作家。70多年来,他创作了400多万字的文章,2000多首诗歌。结集出版有《苗得雨60年诗选》(上、下卷)和《苗得雨散文集》(1-4集)及《文谈诗话》等50余部专著。作品收入《中国四十年代诗选》等著作和教材,荣获30余项省级和国家级文艺大奖及荣誉称号。
  苗得雨同志1932年出生于山东省沂南县苗家庄村一户农民家庭。他幼时只读过私塾,酷爱学习,勤于思考,12岁时就开始对诗歌写作产生兴趣,这时正是中华民族浴血奋战抗击日寇的战争年代,所以他从小就接受革命思想的熏陶,当上了本村儿童团团长,积极地参与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斗争中,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革命队伍中的少年战士,以手中的笔宣传抗战。
  他的成名作《旱苗得雨》,写下了稚嫩而又优美的诗句:“今年二月晴了天/炮声一响人心恣/八路军解放了俺家乡/全家烧香又烧纸/苗得雨,心欢喜/旱苗得雨旺嗤嗤/有朝一日苗长成/棵棵庄稼黄金米/军粮送到前方去/慰劳辛苦的好同志。”这首诗歌写得自由、流畅、传神、有味,既生动写出了一个孩子的真实心态,又形象写出了他对现实的深切感受和对未来的满怀希望。这首诗歌,后来被纳入1995年《文艺报》公布的全国《抗战文学名作百篇》。
  14岁那年,苗得雨在沂南县东平区通讯站当上了副站长,在撰写通讯稿的同时,创作了大量反映军民团结战斗、争取祖国解放的优秀诗歌。最早关注其诗歌创作的是《鲁中大众》社长兼总编辑、后来成为我国外交部副部长的宫达非,对苗得雨的诗歌创作才华颇为欣赏,并经常在报纸上推出他的诗作。1946年,苗得雨“孩子诗人”的美名,就在沂蒙解放区传播开来。
  苗得雨在当时十分艰苦的战争环境中,积极参与各种革命文化活动,写诗歌,办墙报,办剧团,宣传和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到解放战争的洪流中去。由于他的影响越来越大,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肯定和赞赏。1948年6月,苗得雨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7月,他被调到《鲁中南报》《农村大众》担任通联、编辑、记者等职,为他的创作生涯展开了崭新的一页。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