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生态环境守护之战
乳山市多措并举齐抓共管,坚持绿色发展
2017年09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于瑄

  为子孙后代守住青山绿水,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环境,乳山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调动各部门积极性,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打响生态环境守护之战,努力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乳山银滩白沙滩河整治后,河水清澈干净,两岸绿树掩映。
□亮点一: 打造生态文明海岸带
  乳山海岸带是山东省海岸带资源条件最为优越的岸段之一。近年来,围礁围滩养殖、近海养殖、违规建设等不当的人类生产活动,导致近海洋流变化、林地减少、沙滩蚀退,已经对近海岸带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造成相当程度的影响。
  为保护好海岸带生态环境,打好环保整治攻坚战,乳山积极开展海岸带的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对海岸带违章建筑进行集中拆除整治,不断规范管理,促进海岸带有序开发和科学利用。
  为赢得群众对海岸带整治行动的理解和支持,乳山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及执法活动的宣传推广,对涉及整治区域的群众发放了明白纸、整治通告等,上门做好养殖业主的思想工作,力争他们的积极配合。
  针对养殖户多、分布区域广的实际,乳山采取“先安置后拆除”的工作方法,妥善安置保障养殖户基本的生产生活。在海岸带就近规划了2处安置区域,在小侯家海边规划100多亩,用于安置小单家、小陶家、小侯家等“三小”片海蛎养殖户和收货户。在常家庄北山规划30多亩,用于安置小滩村、八甲村、常家庄村等村的海蛎养殖户。政府统一安装板房,最大限度保障群众正常的生产作业和基本生活,避免问题整改简单“一刀切”,留下“后遗症”,真正把好事办好,以抓环保的实际成效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拆除海岸带违建后,乳山进一步实施海岸带的生态修复与保护。“根据《乳山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今年开始,我们计划对和尚洞以东至洋村口大桥之间8公里的海岸带进行生态修复,此段建成后,将实现海岸线景观的连续性,并且还原东部的自然岸线,届时将会呈现姹紫嫣红的美好景象。”乳山市滨海新区市政管理局负责人说。据介绍,银滩东部海岸带景观建设工程建设规模约43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约28万平方米。
□亮点二: 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提升污水排放标准,今年以来,乳山实施了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和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乳山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概算投资4500万元,保持原有处理规模不变,将出水排放指标由一级B提升到一级A标准。目前,已实现工艺通水,出水水质基本达到一级A标准,工程预计10月中旬全部完工。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设计处理规模为2.5万吨/天,配套管网长度约43公里,总投资约1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可有效解决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问题。
  乳山还加大污水管网及雨污分流建设力度。为使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更加科学,本着“规划先行”的原则,乳山委托专业设计单位先后对乳山市老城区、滨海新区以及海阳所、海湾新城片区污水管网编制了专项规划,新建道路严格按照雨污分流标准进行建设,既有道路结合道路改造统筹实施,对乳山市污水铺设起到重要控制及指导作用。
  老城区污水管网及雨污分流建设方面,近年来,结合市区两条主要城市内河城南河、炉上河整治,乳山同步实施了两河沿岸污水主干管施工,后续在城区道路建设改造中将雨污分流作为必须项目进行实施,老城区初步形成以两河污水干管为主干、以城市内河支流污水暗渠为骨架、以城市道路污水管网为脉络的污水收集网络。至2016年底,污水收集网络进一步丰富,共计铺设污水管网86.3公里,完成约110公里雨污分流。2017年,乳山进一步推进城区污水管网及雨污分流建设,一方面对污水排放较多的片区实施雨污分流,另一方面则是对前期实施的污水管网进行连通,使其真正发挥作用,确定实施污水管网约35.3公里,目前已完成铺设约13公里,全部完成后,老城区污水管网总长度将达到121.6公里,实现约163.4公里合流管网雨污分流。
  滨海新区污水管网及雨污分流建设方面,按照规划确定的污水分区收集处理的方案,至2016年底滨海新区完成了长江路、太湖路、镜泊湖路等主干道污水管道铺设,铺设长度约86公里,基本解决了区内河道的污水截流问题,河道生态问题得到较大改善。2017年,按照管网全覆盖的原则,乳山对包括滨海新区、海湾新城、海阳所、徐家镇在内的所有污水管网进行打包,以PPP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规划污水管网长度88.6公里,目前已完成约18.5公里,项目完成后,将实现污水管网覆盖整个银滩区域,该片区全面实现雨污分流。
  加快推进污泥处置中心项目建设。乳山市污泥处置中心项目秉承“绿水青山”发展理念,打造从污水循环利用、污泥处理、焚烧发电、固废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总投资约4580万元,处理规模150吨/天,采取污泥“压滤机压滤脱水+太阳能温室”技术,将污泥脱水干化至含水率40%,然后送至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实现固废一体化处理和循环利用。项目建成后,可以有效解决区域内污水处理、黑臭水体治理等工程产生的污泥,避免因填埋产生二次污染,既符合固体废弃物减量化处置要求,又为固体废弃物处理循环经济发展进行了有益尝试。
□亮点三: 加大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日前,乳山市环保局正组织人员编制《乳山市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并同步实施部分深井改扩建工程,保障农村居民饮用水需求。近年来,乳山先后投入资金2100万元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200多个村庄的水源地进行了保护。
  农村集中供水规模普遍偏小,主要以单村供水为主,饮水安全工程规模小、数量大、呈分散性,且部分水源地存在缺少必要保护设施、管理不善等问题。由于服务对象大部分为经济基础一般的村子,群众承受能力有限,水费标准低且收取困难,给工程维护管理和经营带来了困难,使得农村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成为薄弱环节。2015年,乳山市环保局积极与上级对接,争取省级财政资金700万元,用于对乳山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保护。按环保部、水利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乳山实际情况,优先保护“千吨万人”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对大孤山镇、徐家镇、午极镇、南黄镇四个集中式水厂及下初镇、育黎镇、乳山寨镇、诸往镇四个乡镇的33个村饮用水源地进行保护区划分及规范化建设。对四个集中式水厂水源地进行了设置前置库、物理隔离等项目建设,对33个村的水源地进行了改建,并设置了标志牌、宣传牌、交通警示牌、围网等。目前,乳山农村饮用水源地累计设置围网4860米、生物篱6万平米、标志牌103个、交通警示牌100个、宣传牌98个。
  2016年,乳山市环保局完成了《乳山市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并争取到中央资金1000万元,省级资金250万元,围绕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等方面对105个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为更好保护农村集中饮用水源地,乳山市环保局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保护区标牌、宣传牌、交通警示牌的基础上,对一级保护区进行物理隔离,并且针对由于地下水水位下降及近几年降水偏少导致大部分村水量不足的问题,对水井进行加深,并完善配套相关设施,保证水质达标率。镇村安排专人负责水源地的管理,发动当地村民植树种草以恢复生态、涵养水源,逐步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为保护水质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鼓励水源补给区的农田减少和不使用剧毒、持久性农药,不使用污、废水灌溉;废除破坏地表土层和植被的活动;农田灌溉用水不打深井。在水库型水源地上游设置前置库,对上游来水进行预处理,减少对水库的污染。在取水口采取隔离措施,对取水口周围进行保护。
  今年以来,乳山市向上级争取资金400万元,对下初镇古初村、乳山寨镇仇家兴村等45个省定贫困村水源地保护进行提升,同时对大孤山镇上册村、夏村镇二甲村、白沙滩镇大单家村、海阳所镇南夼村、乳山口镇祝家庄村等41个村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保护。下一步,乳山将在确保2016年项目工程规范施工和按期完成的同时,进一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结合城乡一体化和网格化检查要求,与水利局、畜牧局和镇区协调沟通,联合执法,防止饮用水源地污染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百姓饮水安全。
  河岸整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