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家朱旭逝世
细腻传神的“阿Q”走了
2018年09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讯 9月15日凌晨,北京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朱旭逝世,享年88岁。
  朱旭1949年5月进入华北大学学习戏剧专业,1952年6月,北京人艺建院,22岁的朱旭成为了剧院的演员。这一身份伴随他六十余载,是其一生最珍视和爱重的身份。在话剧舞台上,朱旭留下了《悭吝人》《蔡文姬》《骆驼祥子》《咸亨酒店》《屠夫》《推销员之死》《家》等作品,诠释的阿Q、姚半仙、高老太爷等角色色彩鲜明,细腻传神,深入人心。
  有人称朱旭是大器晚成,更有人说他是“老来红”,舞台之外,他通过电影、电视与观众结下了深厚的缘分。他以54岁年龄初涉影坛,从此成为常青树,先后参演《鼓书艺人》《我们天上见》《变脸》《洗澡》《刮痧》《末代皇帝》《似水年华》《日落紫禁城》等影视作品,是观众心目中儒雅的君子、慈爱的长者、可爱的老头儿。不留痕迹的表演,被评论为“完全不是在演戏,而是在生活”。
  朱旭独具魅力的表演收获了观众的口碑、业界的认可,更赢得国内、国际无数话剧、影视大奖,他曾获文化部表演一等奖、中国话剧金狮奖“演员金狮奖”、大众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等,因在电影《刮痧》中的精湛表演获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朱旭曾说,一位演员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习惯,而且还要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因此他热爱生活,有着丰富而广泛的爱好。下围棋、拉京胡、扎风筝、习书画、画彩蛋,他都广泛涉猎、得心应手。他始终坚持读书,刻苦研究理论,对“斯坦尼+民族传统试验”“形象的矛盾和演员的创造,理、情、味、趣、噱”两个问题的论述,入情入理给人以启示。他撰写的多篇文章发表在专业刊物上。        (综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