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幼儿园分离焦虑难消除
这些小家伙完全适应还需要些时间
2018年09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贺莹莹 刘潇

  开学初期的幼儿园都是眼泪的海洋,有的家长看孩子在教室里哭,自己也心疼得在外面抹眼泪。”虽然距离正式开学已两周,但对于刚入园的小朋友来说,要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焦虑不适应是难免的。据了解,80%新生入园都存在分离焦虑,但有些家长的焦虑感比孩子更加明显。

80%新生入园都存在分离焦虑
  从熟悉的家庭进入陌生的幼儿园,三岁左右的孩子都免不了一番哭闹,而开学初期的幼儿园门口,更几乎成了眼泪的海洋……近日,在德城区东风路一家幼儿园门口,一名新入园的孩子抱着妈妈不肯撒手,妈妈也是一步三回头,而像这样情况的新入园孩子并不在少数。
  “我要找妈妈,找妈妈……”在德兴大道一家幼儿园,小托班已经开始上课模式,教室里时不时传来孩子们的哭闹声。不一会,幼儿老师便牵着一名孩子的手走出教室,这名孩子泪眼婆娑,嘴里大声地喊着妈妈,像是受了极大的委屈一般,而这名幼儿老师不得不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带孩子在走廊里、教室外不停地走动。
  “这些新入园的孩子读的是小托班,年龄一般在两周半至三周。”这家幼儿园一名赵姓园长告诉记者,就近两年情况分析,80%新生入园时都存在分离焦虑的症状,这与孩子的家庭教育情况、父母依赖程度等都有极大的关系,所以很多家长也是孩子一入园,他们的心也开始紧紧揪着,总会控制不住在想,“孩子哭了吗?”“他们会不会自己吃饭呢?”“中午能好好睡觉吗?”……
家长提前一小时等着接孩子
  记者采访时发现,在德兴大道一幼儿园门外,一位家长着急地向园内张望着,“孩子入园已经快两周,但是他还是有些不适应,我这心里也非常不踏实,所以想中午把他接回家休息。”徐女士说,相比孩子,她觉得自己更加脆弱和焦虑,早早地就来到幼儿园等候。
  “新学期开学以后,明显感觉孩子越来越独立,更喜欢集体生活,反而家长焦虑感越来越明显。”天衢路一家幼儿园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尤其是小托班,家长送来后总是再三嘱咐,如果孩子闹情绪抓紧打电话,并要求自己中午接回家吃饭睡觉,甚至在距离孩子放学一小时之前就早早地等在园外。
  同样的情况在德兴大道一家幼儿园也存在,“送完孩子入园,家长却哭了起来。”该幼儿园园长介绍,其实孩子的可塑性很强,比我们想象中的更能适应集体生活,家长要对孩子有信心。“有的家长为了陪伴孩子,甚至提出来幼儿园任职后勤,目的就是减轻自己的焦虑感,真是让我们哭笑不得。”
完全适应至少还需要两周
  为了缓解新入园孩子的分离焦虑,不少幼儿园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想出各种奇招让孩子们获得入园安全感。“孩子入园哭闹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每个孩子都有一个适应期,这个适应期从两周到一个月不等,但是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而学校最重要一项工作是让孩子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天衢路上一家幼儿园的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
  “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表现有内向怕生,想念父母亲人,不愿意与老师和小朋友交往,躲在角落或没有人的地方默默哭泣。”该负责人称,这时候,他们幼儿老师会选择一些会动、会响、颜色鲜艳的玩具,以手指游戏、听唱音乐歌曲、阅读绘本的方式带着孩子们玩,孩子们十分热爱这类小游戏,也能够转移幼儿的哭闹情绪。
  该负责人提醒各位家长,在这种时候,很多家长听到孩子撕心裂肺的哭闹声,千万不要妥协不安,甚至将孩子接回家,因为这样一来二去孩子便会无法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分离焦虑是孩子成长过程出现的正常心理现象,这个过程是新入园的孩子必须面对的学习成长过程。作为家长应正确看待新入园孩子的分离焦虑,配合幼儿园做好必要的入园准备,做一个正确的导向和引导,从而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适应能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