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巨额成交量看电商变化新趋势
2018年11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远举

  今年,天猫双11最终交易额定格在2135亿元。这个金额,如果是GDP的话,可以排到世界第92位,和喀麦隆2017年的GDP总量相当,超过了巴拉圭、冰岛等一众国家。这个数字固然令人惊叹,但是我们更应该看重数字背后的意义和趋势。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中国民众的网购盛况,反映的是中国大海般的内需潜力。24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978年全中国的GDP规模,也就是说,今年天猫双11的消费,接近于把1978年中国生产的所有货物全部买光。这种强烈的对比背后,是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2017年,中国GDP总量首次突破80万亿元。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民收入增高,中国人的消费也逐步升级。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接近4万亿元,到2017年,这个数字达到了29万亿元,增长超过了6倍。
这种收入增长不但带来消费数量的增加,也带来消费品质的升级。十年前,消费者的电商购物还主要集中在衣食住行方面,现在,食品、美妆、服装、电子化等代表着品质化生活、消费升级的品类,订单量占比增长迅速,体现了中国人的需求正在从“生活必需”走向了“生活品质”。中国消费者的需求逐步由基本需求迈向品质需求,从单一化迈向多元化。
  此外,彻底无障碍的链接线上线下消费闭环的形成,则是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中另一个令人惊喜的趋势。比如,用户可以在实体店下单,免去运输的麻烦,第二天在家收货。再比如,用户经过实体店,根据前几天的手机淘宝浏览记录,系统会自动推送该实体店的最新相关优惠,然后再向用户推荐最适合的返家交通方式。这种消费闭环,不但可以帮助传统门店获取客流,还能更精准地进行用户和商品匹配,引入更精准、更高效的客流,提升消费效率,最终构筑新的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基于用户行为、消费记录的大数据,使互联网与制造业、消费端与生产端更好地融合起来。在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的赋能下,越来越多大中小企业开始拥抱互联网,踏上智能制造、柔性制造之路。
  链接消费与生产,不但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也使厂家生产出更多与消费升级同向而行的新产品,让企业在这轮经济结构调整中获得新的生长,从而提升整个经济供给侧的效率与品质。比如,今年俄罗斯世界杯正是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迅速整合起30多家制造商,赶制完成了100多万个世界杯吉祥物。
  今天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电脑,离不开操作系统。比如,一个人在Windows系统中的Office软件中敲下需求文档,通过即时通讯软件,传到另一个使用Windows系统的电脑中,另一个人根据Word文档的需求,在CAD中做图设计,然后图纸传送到同样安装Windows系统的工控机中,直接指挥3D打印机生产出来。从创想到实物,一切都在这个系统上实现。在天猫双11我们已经看到与此类似的操作系统在运行,包括购物、娱乐、本地生活服务等多元化的商业场景及其所形成的数据资产,与云计算结合,成为全面赋能品牌、商家和企业的基础设施。在这个基础设施平台上,传输着需求、销售、生产、支付、信用、金融等各种数据。线上线下的各个商业部门,既产生这些数据,又利用这些数据,形成一个庞大而丰富的有机循环。这个操作系统的形成,与其切实高效的运行,就体现在此次天猫双11的新纪录上。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会更加深入传统经济模式中,正如Windows一代代升级,阿里这个操作系统也应不断升级,产生出更多的软件,带来更丰富的体验。(作者为财经专栏作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