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植绿化带、规划停车位、修整背街小巷……
从细节着手,看柳行创城新变化
2018年11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志愿者将车辆规范在划定的停车位内。
     文/图 本报记者 孟杰 
  
  “广场上停车位一划上,乱停乱放的行为少了,小区里绿化带最近也全都清干净了,里里外外都变了个样。”作为一名创城志愿者,对于济宁高新区柳行街道自创城以来发生的点滴变化,孙善廷都看在眼里。为扎实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柳行街道从小处着手,不放过每一处破损道路,不遗漏一处溢水井盖、盯住卫生死角……全天近400人下沉到网格,对辖区网点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巡查和整改。

  划上停车位
非机动车“老实”了

  在济宁高新区柳行街道综合文化服务站前的广场上,自东向西,一排排非机动车停放有序。偶尔有一辆车子停放在了停车线外,孙善廷就立即上前进行劝说,并帮助车主将车子挪到非机动车的停车位上。没有了乱停乱放的车辆,一眼望去,广场更加宽敞广阔。
  “从西头到东头,这一圈全都靠墙划上了非机动车的停车位,有了停车位,乱停车的现象少了很多。”作为一名创城志愿者,广场上大大小小的变化,孙善廷都看在眼里。自从划上了非机动车的停车位,乱停乱放的现象少了,孙善廷和一些志愿者们劝导起来也方便了很多。“这里每天的人流量都很大,机动车路边有停车位,非机动车的停放就成了个大问题,以前看见乱停放的也会劝导,但效果一直不太好。”孙善廷说,有了停车位,再有乱停乱放的,他们就可以直接挪车了。
  不光是广场上,在柳行街道东三路、东四路,甚至是各个小区的道路上,也新施划了不少的非机动车停车位,道路环境改善了不少。“柳行街道的人流量越来越大,随之也带来了文明停车难等问题,现在机动车的停车位基本上已经很规范,但非机动车怎么停也成了困扰。”柳行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经过实地巡查,他们在辖区内一些停车的重难点区域,规范施划了一批非机动车的停车位,停车难的问题有所缓解。
不间断巡查整改
解决辖区大小难题

  为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柳行街道从细处着手,充分发挥网格员和志愿者的作用,加强日常的监督,重点对缺株绿化带、破损路面、溢水井盖等细节问题进行巡查整改,街道的卫生环境得到了不小的改善。
  “早7点、晚6点,我们几个人都会不断在广场和周边转,捡拾地面的垃圾、劝导不文明行为。”柳行街道创城志愿者冯桂香称,创城改变了周边环境,也提升着居民的文明意识。“现在乱丢垃圾、不文明停车的现象都少了,看见不文明行为一般过去说一声大家都会很自觉。”
  除了改善辖区的环境卫生,柳行街道还加大对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的修整工作。中学北路原本是连接东三路和东四路的一条背街小巷,因附近学校扩建,施工车辆来回碾压,中学北路出现了坑洼和破损,创城工作人员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对街道进行了重新修整。杨柳国际新城内各居住区的道路和井盖,凡是发现有破损部位,街道也全部进行了更换和修整。
  “道路、井盖、绿化带、小区的卫生死角,这些都是我们整治和改善的重点。”柳行街道相关工作人员称,为了能够让这些重难点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他们抽调了专门的工作人员组成了督察小组,每日开展日常督查,以便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