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出炉
民营经济吸纳就业比例占三成
2018年11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1月18日讯(记者 贺莹莹) 改革开放后,农村联产承包拉开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序幕,经过40年的历程,德州市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分散到集中,民营经济的经济规模迅速扩张,产业层次不断提升,在扩大就业、增加财税收入、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民营经济迅速崛起,正以燎原之势显现出强劲的活力,不仅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而且成为推动德州市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近日,德州市统计部门发布德州市民营经济运行分析,用一串串数字展现出德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
  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支撑作用明显增强。近年来,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亮点,民营经济主要指标一年一个新台阶,民营规模不断壮大。民营经济主体数量扩张加速,2017年底,全市民营市场主体35.78万户,比上年增长12.2%。民营经济主要指标全面持续快速增长,对经济发展贡献率稳步提升,初步核算2017年,德州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777.83亿元,同比增长6.3%。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6.6%。民营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4.4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平稳增长起到了较强的支撑作用。
  就业人数持续增长,社会贡献逐步强化。民营经济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逐年壮大的民营经济,形成了巨大劳动力需求,吸纳了绝大部分劳动力的增量和存量转移,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蓄水池”。2017年,全市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126.64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32%,同比增长15.6%,注册资金3602.23亿元,同比增长29.6%。
  民间投资增强,引领作用日益突出。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大量社会资金和外资被吸纳,德州市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份额稳步上升,在全社会投资中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并巩固。2017年,全市民间投资完成2093.3亿元,同比增长5%,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9.3%,成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导力量。在国民经济行业中,民间投资涉及了除采矿业和国际组织外的18个国民经济行业,超过七成的民间投资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这四个行业。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1235.7亿元,增长0.4%;房地产业完成投资205.4亿元,增长6.4%;批发零售业完成投资102.7亿元,增长1.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111.1亿元,增长71.9%。民间投资的稳步扩张,对全市民营经济的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