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
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
家长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注意加强与监护人和孩子的联系,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动态地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学校>>
加强管理,倾注关爱
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统一部署管理。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
班主任应让孩子与父母取得联系,每月定期通电话,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对于一些留守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在校内外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要及时处理,耐心进行说服和教育。此外,还需定期家访,将心理咨询室引入农村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政府>>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建立并完善农村教育和监护体系,使之成为农村教育保障机制。成立关心“留守儿童”教育指导机构,建立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可由乡镇政府牵头,学校组织,村民委员会、派出所及热心的退休教师等参加。
建立对“留守儿童”家庭定期访问制度、与在外务工父母联系制度,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承担起更多的教育、关心和保护责任。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