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苑菲菲
取款时密码输入有时限、超市自动存储柜会存不会取、计算机字太小没法用……科技让生活更加便利的同时,却给老年人带来了不便。16日,记者调查了解到,因为离开工作岗位后学习机会减少,加上自身记忆力逐渐减退,不少老人对高科技适应不了。市老年人服务中心有关人士认为,应用科技产品的部门应为老年人提供周到的服务。
到银行交完电费仍被停电
“拿着卡去银行交电费,可交了半天钱没了电也断了。”16日,70岁的张先生一脸无奈地谈起老伴的遭遇。他说,平时家里的电费都是孩子帮忙交,近期孩子出差,老伴便拿着存折和卡去了楼下的银行。因为费用是银行代扣。当时银行的工作人员指着显示屏对张先生的老伴说已经交费成功,老伴便放心地回了家。谁知没过几天,张先生家里却断电了。打电话一问才知道,这电费根本就没交上。
“银行代扣也没给凭证,她记性又差,认不出那天的工作人员,银行也不承认这回事,只能自认倒霉。”张先生说,交水电、煤气费都得去银行,不同的费用还指定不同的银行,否则就得坐很久的车去营业站交。“老人上了年纪身体和记性都不好,能不能简化这些程序。”
超市存包存完找不到存包柜
16日,在宁夏路大润发超市的存柜区,78岁的你女士将手里的小纸条逐一往柜子上凑,可存包柜一点反应都没有。“快来帮我看看,我不知道怎么取包了。”看到记者,老人立刻上前求助。原来老人存完包后,来取包时忘了存在哪个柜子。经记者帮忙,老人终于取到了包。
“以前去逛超市直接封包或者去服务台就行,现在还得去自动存储柜。那么多柜子都长一个样,怎么能记住呀。”记者在超市逗留了十多分钟,不少老人在存取包时都像你女士一样出现了麻烦,最后超市方面不得不派了一个工作人员守在旁边帮忙。
老人盼科技产品更新服务也要更新
采访中记者发现,高科技产品给市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老人带来不少麻烦。因为不会上网,大多数老人平日里都用电话和儿女交流。儿女们事先给老人设置好了快捷键,打电话只要按一个数字。自从安装了数字电视,老人们每次看电视都得翻遥控器说明书,一个不小心就会摁错键。
市七彩华龄志愿服务团团长黄屡灿认为,老年人的知识层次不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也不一样,不能要求他们都去学习,而是要适应他们的需求。比如取款时可以不用密码用指纹等方式为老年人多开些通道。市老年人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说,青岛的老年群体正在逐渐扩大,老年人也有很大的消费潜力。建议企业在开发新产品的时候,向老年群体倾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