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3月16日讯(记者 苑菲菲) 15日晚,央视对食品加工企业双汇旗下的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使用瘦肉精猪肉一事曝光。16日,记者看到,青岛市场上仍有双汇肉制品在售。商家称并未接到下架通知。而对于以前热销的产品,市民们已失去了购买热情。
16日上午,记者从岛城多个农贸市场及超市了解到,在售的生鲜肉绝大多数来自万福、波尼亚、得利斯等企业,仅个别厂家代理双汇猪肉。而双汇在岛城主要销售猪下水等产品,产地并不明确,双汇旗下的肉制产品仍然在售。在香港中路家乐福超市,促销区摆着玉米肠、火腿肠等多种双汇肉制品。“怎么还卖双汇的产品,不是含有瘦肉精吗?”两名正在挑选火腿肠的市民一看是双汇产品,立即转身另择其他品牌。记者看到,这些肉制品多产自河南漯河或是山东德州,并非是被曝光的济源双汇。即使如此,在记者逗留的半个多小时里,一个购买双汇肉制品的顾客都没有。
“我还奇怪为什么以前卖得很好的火腿肠突然没人买了,原来是出问题了。”八大湖小区一家连锁超市的营业人员告诉记者,双汇肉制品的销量一直不错,但16日上午卖出去6包火腿肠,却没有一种是双汇的。各超市的销售人员均称,目前还未接到任何下架通知,因此相关肉制品还将正常销售。
市商务局蔬菜副食品办公室张科长介绍,进入青岛市场销售猪肉的企业都要在商务局备案。目前备案的13家企业中并没有双汇集团。“15日晚上我们得知双汇出了问题后,立即通知所有备案企业,马上从采购和检验方面展开自查。”张科长说,备案企业对每批采购回来的生猪都要进行瘦肉精检测,对不合格产品都进行了召回并销毁,而追查到的源头养殖户也被列入了黑名单。对于目前市场上在售的双汇肉制品,张科长认为它们多来自双汇集团旗下的其他生产厂家,并非问题企业,不能强制下架,只能加强检测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