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 萌
周末,中山公园的樱花迎来盛放期,游客一天生产的垃圾量顶平时一周(本报4月18日C03版曾报道)。在有提醒标志的情况下踩踏草坪;垃圾桶就在几步远,却将垃圾随手一扔;嗓子不舒服随地就吐口痰……这些成了游客进入景区后的常态反应。
这俨然是公共道德的缺失,换句话说,就是自私。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达到了小康的水平,公共道德的培养就应该提上日程。特别是家长还担负着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责任,习惯的好坏都是从小养成的,如同文化传承,是一代一代继续的。很多罪犯定罪后,追究其犯罪动机都是其糟糕的家庭教育造成的。
包括青岛在内,中国不少城市正在创建文明城市。可文明城的创建,仅靠政府出台几个白皮文件,各部门、各大媒体大力呼吁市民参与到创城中来是不够的。据悉,吉林省四平市在创建文明城市期间,一旦发现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就上黑名单,在电视台通报批评和曝光。惩戒措施不失为一种良策,但这都不是上上之策,只有市民自觉遵守公共道德,文明才能变成一种像起床刷牙、离家锁门这样的习惯。
其实,文明习惯的养成只是举手之劳。大街上间隔几十米就有一个垃圾箱、草地旁边也有供人行走的水泥小道,是否要做一个文明的好市民,关键在于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