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渴望那块土壤,羡慕那种环境
——《那些年,他们一起追》结束语
  • 2012年05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文/本报记者 任鹏

  1992年10月13日凌晨,有早起者发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资料室主任、硕导解万英不幸坠楼身亡。
  五楼现场书桌上放着一本《求是》杂志,封面空白处,解万英生前写下:共产主义必定胜利。
  而前一天,是中共十四大召开首日。
  在《交锋》一书中,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作家凌志军对解万英之死做出假说:相信计划经济体制、对市场经济了解不多、曾撰文反对‘私有制”引起社会不公的解万英,听到十四大报告中提出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空前绝望,以致不能自制……
  “每当时代转换时刻,总有一些悲剧发生,总有一些新与旧的碰撞摩擦。”凌志军写道。
  《交锋》记录了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该书出版后,有外媒评价称:“改革派的获胜是时代潮流的力量,世易时移,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一个国家的变化,也许在当时的年代体会不到什么,但在时间迁徙多年之后,再回头去看,也许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现,我们已经走过很长的路。
  从某种意义上说,凌志军是那个动荡变革时代的记录者、观察者,以及之后的思考者。
  在凌志军随后的几本书中,他的视角始终没离开过改革。他会选择某段历史的起伏和某个事件的样本,记录中国的进程、改革的延续、社会的变化,希望展现“中国的缩影”,让人们了解曾经发生的一切,从而得出自己独立的结论和答案。
  尽管,这样的历史记录也许只展示了某个正面或侧面。
  凌志军回想1990年后的十几年的中国,感觉格外引人入胜的地方,在于这个国家开始关注普通人的需要,在于一代新人已经长大。
  这也许是因为,社会是历史的缩影,而人,是社会的缩影。
  在凌志军的书中,无论柳传志、李彦宏、马胜利、陈光、年广久,还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都在反复验证一个道理:当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提供了一种无比宽松的环境时,就提供了一种动力。每个个体的人生和选择,也就有了无数种可能。
  而我们在《那些年,他们一起追》中选择的这些人物:陈锡添、冯仑、冯军、何阳、汪国真……也再一次验证了这个规律:一切大的改变,应该是在广阔的社会大环境发生改变后,人会随之发生改变。
  所以,20年后,再次回忆他们的选择和征程,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是那么渴望那块土壤,羡慕那种环境。
  希望我们不再有凌志军的感叹:“把我也改变了不少……我们这一代,抱怨得比较多,总觉得自己生不逢时。”
  以此作为《那些年,他们一起追》的结束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