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脑体操
  • 2012年06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刘亚伟,笔名亚子,北师大研究生学历,原籍曲阜,下过乡,当过兵,资深报人,现为自由作家,出版长篇小说、科普读物等十余种。
  他现身说法,说许多人只注重锻炼身体,而忽视大脑的健康,是个误区。
  过去说,人过七十古来稀。现在八九十岁的老人已经不鲜见了。这说明在医学和社会各方面都比较成熟的今天,人类的预期寿命已经有了很大提高。随着自己临近花甲之年,对这方面的话题也开始有所关注。前几日读周有光先生的《百岁口述》,其中有一篇“长寿之道”,读后很受启发。周先生是著名的文字改革家,今年106岁,是真正的百岁老人。
  周先生的夫人叫张允和,有一本书叫《合肥四姐妹》,讲的就是清朝淮军大将张树声的后人张允和姐妹四人的故事。中国人都知道宋氏三姐妹,知道张家四姐妹的就少了,其实,作为当年淮军大将张树声的后裔,张家四姐妹也是大名鼎鼎,张允和是老二,大姐张元和嫁给当时的昆曲名角顾传玠,老三是小说大家沈从文的夫人张兆和,四姐妹中现在仅存老四张充和,是著名的书画大家,她嫁的是美国汉学家傅汉思。如果说宋氏三姐妹的一生都和政治联系在一起,那么张家四姐妹的一生都和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张允和2002年去世,享年92岁。周先生说,他和夫人都认为自己不可能长寿,因为两人年轻时身体都不是很好。据说,他俩结婚时,家里的老妈妈偷偷找了个算命先生给两人算过命,说这对夫妻只能活到35岁。周先生说,他的长寿之道,首先是生活要有规律,规律要科学化;再者是要有涵养,不要让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要“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对第一点,周先生的解释是不乱吃东西、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补品,人家送来的补品,他也不吃。“大多数人不是饿死而是吃死的,乱吃东西不利于健康,宴会上很多东西吃了就应该吐掉。”
  对后一点的解释是,世界上许多事情不可能样样都顺利,吃亏就吃一点,没有什么了不起。做人要有胸襟,不生气,都是小事情,吃亏就吃亏。日本人侵华时把他苏州老家的老底子搞光了,“文革”他们去乡下接受改造,造反派占领了他的房子,东西随便扔,现在的照片是亲戚多余或者复印给他们的。他说,你对身外之物看得太重,你的精神就痛苦了。
  其实,周先生的长寿之道不止如此,比如他说现在自己的生活很简单,睡觉、吃饭、看书、写文章。他认为健康有物质的一方面,也有精神的一方面。
  人的意识是人区别于其它生物的本质特性之一。每个人都具有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精神世界,这个精神世界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他物质的躯体之中,只要这个人活着,精神和肉体就不能分离,二者总是彼此契合。可以说,意识是人这种生物、这种生命体存续的基本条件,也是基本特征。
  今天,一个人可以在他生命的七八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一直处于有意识的状态,直到死亡,这种意识之光才会熄灭。但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肉体死亡之前,由于精神衰老(老年痴呆症)而使意识之光趋于黯淡。这让人想起平时见到的那些患了老年痴呆症的老人们,不仅生活无法自理,而且失去了对外界各种信号的正常反应。这不仅意味着生命质量的降低,更是生命尊严的失去。
  前段时间,去看望85岁的周艾若老师,艾若老师也谈了与周有光先生类似的经验,他说,现在人们都开始注意锻炼身体了,这很好,但是不太注重精神生活。
  艾若老师把他最近整理打印出来的2009年度的日记送给我一大本。从70岁开始,为避免大脑萎缩,艾若老师听从家人的劝说,每天坚持看书、写日记。他现身说法,说许多人只注重锻炼身体,而忽视大脑的健康,是个误区。他认为对于老年人,做做读书看报写日记这类的“脑体操”很重要,甚至比锻炼身体更重要。因为脑子是指挥部,脑萎缩了,身体很快也就垮了。我觉得这话很有道理,人成了一个痴呆,即便活着,还有什么味道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