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交站名能否商业化
  • 2012年08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冠名应与城市文化有机融合
  读者赵连卿:如果任由公交站点商业化,总有一天,当你乘坐公交时,从第一站××银行,第二站××宾馆,到最后一站××广场,你对这个城市会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假如换成一名外地游客,他又怎么能体会到城市的文化内涵呢? 
  公交站名好似一张“城市名片”,冠名应与城市文化有机融合。
站名“改名换姓”,有违便民初衷
  读者孙洋:公交站点改名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公交站牌覆盖人数众多,站名的服务对象有一个庞大的人群,影响到的人数可想而知。我们城市的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就是要为市民提供更为方便的出行和生活环境,但是公交站名突然“改名换姓”,别说是外地乘客,可能连本地市民都“摸不着头脑”,这也有违公交系统便民、利民的初衷。
冠名费用怎么用,应公开透明
  读者秦方:公交票价低、设施更新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都需有资金作保障,公交公司市场化运作,也是无可厚非。商业化时代,地名的整合营销也很正常,但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这样才能做到科学规范。另外冠名费用用在了哪里?由谁来管理?是不是能列个明细?
不是不能改名,但要方便市民
  读者李洪嵩:烟台公交站改名风波不断,广大市民质疑的是改名的商业味越来越浓,而原先那些著名地标却慢慢消失,给市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并不是说公交站点不能改名,但是其出发点应该是有利于市民生活,而不是给市民带来不便。至于是否必须商业化,还是值得探讨的。
公交站点冠名应该人性化
  读者孙世华:在我看来,公交站点在冠名上应该尊重民意民情。应考虑居民们的习惯感受,他们对居住的地方有没有尽人皆知的“土”称呼?有没有习惯叫法?如果有,就按照大家的口头禅去冠名;如果没有,就采取广泛听取民意的办法,只要是公众喜闻乐见的名字,就没人会反对。
  读者付黎明:在商业化的现代社会,公交站牌加上商业广告无可厚非,俗话说凡事悠着点,别太过,公交站牌也是城市的展示窗口,不能让商业广告占了主流,还应该加上点文化因素,我们烟台是美丽的海滨城市,多宣传宣传当地的名胜古迹,让游人也方便找并且乐于去,这也会提升烟台城市的美丽形象。小小站牌除了商业化之外也可以大有作为,在站牌的背面适当印上一些交通安全常识,与交通安全联系起来,也挺好的。

站名商业化悠着点,别太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