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间再无俺姥娘
  • 2012年08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姓名:李月娥 ●终年:82岁 ●籍贯:禹城市辛店镇张集村 ●生前身份:农民
  □王其强

  姥娘,您真的走了吗?连续几天,您都出现在我的梦里。梦中的您跟往常一样站在大门口迎接我。您为什么不说话?就那么笑吟吟地看着我。姥娘,您真的走了吗?
  今年的7月7日,农历五月十九,姥娘走完了她82年的人生。
  姥娘的身体一向很好,就在十多天前,她还在院子里帮舅舅收拾麦子,哪知在姥娘蹲下身子搓麦粒时,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动弹不得。舅舅赶紧喊来医生,经诊断姥娘是突发脑梗塞。姥娘操劳了一生,一辈子忙忙碌碌,最后还是在劳动中倒下了。
  记忆中,我第一次知道姥娘还是在东北生活的时候。每年快过年时,我家都会收到两个包裹——那种用棉布缝制的布袋,一个里面装着花生,一个里面装着大枣。花生个大、子粒饱满,大枣也个顶个的甜。我妈说这是姥娘一个个挑出来,从山东老家寄来的。十多岁的我于是知道了在关里有个给我们寄好吃东西的姥娘。
  1986年,我们全家搬回山东老家。这一年8月,姥爷突患脑溢血去世了,年底爸爸也因肝癌去世了。真是连遭不幸,祸不单行,接连的打击都落在了姥娘身上。那时候,我家为给我父亲治病已经把能卖的东西都卖光了,真可谓家徒四壁,是姥娘今天送来一瓶棉籽油,明天让舅舅赶着驴车送来一车棉柴,后天又让大姨送来一车麦子……总算让我们娘儿仨挺了过来。后来,在姥娘的张罗下,妈妈又建立起一个新家,我和哥哥好歹没有辍学,姥娘这才放下一桩心事。
  但事情一桩接着一桩,姥娘又开始操心我舅舅和小姨的婚事。说起舅舅的婚事,我至今仍记得姥娘那次发火,那是姥娘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发火打人。当时,我正好住在姥娘家,那天晚上,姥娘和舅舅、小姨一起商量舅舅的婚事。我刚钻进被窝,就听到他们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这时我听小姨说:“这个事儿反正一个巴掌拍不响。”“啪——”一个响亮的声音,接着就听姥娘说:“你看响不响?我叫你多嘴,有你什么事?”然后小姨捂着脸从屋里冲了出来。平时跟谁说话都慢言慢语的姥娘,没想到也有这么大脾气。
  在姥娘的操持下,舅舅和小姨先后结了婚。按说姥娘完成了任务,也该歇歇了,可她是个闲不住的人,地里的活,场院里的活,哪个也落不下。
  有几年我在姥娘家帮着舅舅收麦子,年近六十的姥娘和我们一样在场院里干活。那时候还没有联合收割机,割麦子、往场院运麦子全靠人力。我和舅舅从地里往场院里拉麦子,姥娘就和小姨在场院里铺场(把成捆的麦子铺在地上晾晒),到晌午再请拖拉机来给轧场。天越热越要在场院里忙活,姥娘脖子上搭一条毛巾,和我们一块儿起场、扬场、漫场。尤其是漫场,姥娘绝对是个好把式。直到今天,我还清楚地记得姥娘教我怎么漫场——“前手高,后手低,让扫帚尖轻轻掠过麦堆,这样就能把麦芋子全扫出来,剩下的就是干净的麦粒了。”在场院里忙得差不多时,姥娘就赶紧回家忙活做饭。等我们回到家,姥娘早准备好了饭菜——一碟油炸花生米,一盘麻汁黄瓜,一盘切好的咸鸭蛋,一海碗西红柿鸡蛋汤,还有一大锅熬好的大米稀饭。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姥娘一个劲儿劝我吃咸鸭蛋,说:“吃这个干活有劲儿。”其实,那时候我才十多岁,顶多给姥娘搭把手。
  记忆中,姥娘曾对我说,“你姥娘就是个操心受累的命。”也许是操心的事太多,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姥娘开始抽烟喝酒。我曾仔细观察过姥娘抽烟,姥娘点燃一根烟,深吸一口,眼睛眯着,若有所思,任凭烟雾在身旁缭绕。每每此时,姥娘都在想什么呢?这是我心中的一个谜。
  每次到姥娘家,我都劝她少抽烟少喝酒。姥娘总呵呵笑着说:“放不下了,再说我这身子骨不挺好的吗?”的确,姥娘身体真的很好,80多岁的人了,眼不花耳不背,一年到头,姥娘很少感冒发烧,更别说吃药打针了。 
  前年春节到姥娘家拜年,正赶上舅舅喝多了酒。为了照顾舅舅,当晚我就住在姥娘家了,这是十多年来我头一次住在姥娘家。直到今天我仍清楚地记得,姥娘对我说:“外甥啊,原来总说你们是‘外甥狗,外甥狗,吃饱了就走’,这回你走不了了。住姥娘家吧……”当晚,我安顿好舅舅,就和姥娘在一个炕上通腿睡觉。后来,母亲对我说,你姥娘当晚心里犯嘀咕:外甥在外面工作这么多年了,会不会嫌弃他姥娘啊?我听了,鼻子一酸——姥娘啊,我就是走到哪儿,您也是俺姥娘啊!当外甥的怎么会嫌弃您老人家呢?
  2012年春节,我带着6岁的女儿回老家过年。因为孩子不适应家里的寒冷,当天就感冒了,妻子还要赶着上班,照顾孩子的重任就落在我身上。如此一来,我就没法去给姥娘拜年了,心里总感觉跟装着个事一样。是啊,一年到头,也就逢年过节才能去看望姥娘,今年却去不成了……
  大年初五,心里感觉不是滋味的我给姥娘打了个电话,向她老人家解释。姥娘却在电话那头嘱咐我好好照顾孩子,别挂念她,等有空的时候再去看她也不晚。最后姥娘像是自言自语般对我絮叨起来:“你姥娘过了这个年就82岁了,还能再活82年吗……”听了姥娘的话,眼泪在我眼里打转,我知道姥娘也想念我们啊,哪个老人不愿意过年过节时,孩子们都聚到自己身边!
  到了3月份,我又一次回老家呆了两天,这一次,我心里惦记着一定要去看望姥娘。不成想,给舅舅打电话才知道姥娘没在家,她去小姨家帮着照顾不到一岁的重外甥闺女了。我当即买了营养品,又给姥娘挑了一双老北京布鞋,和母亲一路赶到了小姨家。
  终于见到姥娘了!那天姥娘特别高兴,脸上的皱纹似乎都舒展开了,连连说,“俺外甥追到这儿来看他姥娘了!”姥娘穿上紫红色的布鞋,在屋里走了几步,说:“俺外甥眼力就是好,穿上正好正好的。唉,你花什么钱啊,你姥娘又没光着脚。”临走时,姥娘执意要将一鞋盒不知啥时候装好的笨鸡蛋塞给我。我说:“留给您老人家吧,您这么大岁数了,正需要补补。”姥娘说,“你姥娘身子骨硬着呢,再说了,你来看我,我就知足了,证明俺外甥没忘了姥娘……”
  万万没想到的是,这竟然是我和姥娘的最后一面。我真的后怕,如果不是“追着”去看望姥娘,可能真的就见不到俺姥娘最后一面了。难道冥冥之中,这是上天的安排?而让我抱憾终生的是,本来答应今年接姥娘来德州我家住的,因为去年姥娘被我表弟接到了青岛,她老人家就说,“今年到青岛这个外甥家,明年到德州那个外甥家。”可我却没有满足姥娘这个小小的愿望。姥娘,您为何就这么匆匆走了?
  送葬那天,经过和姥娘一起干过活的场院,经过姥娘领我摘梨的那片梨园,经过姥娘教我扎棉花包的棉花地……物还是,人已非,哪里还有我的姥娘呢?今后再到姥娘家,谁还会在胡同口跟村里人说“不跟你们聊了,俺得回家给俺外甥整俩菜儿去”?
  从此,世间再也没有俺的姥娘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