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几天穷孩子
  • 2012年11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雒武

  在这些天里,儿子在心里已把自己定位成穷孩子。他对一家自称家庭收入五千的同学充满了羡慕。当然五千这个数字也是他这个同学从他的父母那儿打听出来的,事实上据我所知这也是一个保守的数字。
  我是一家省报的编辑,老婆在一家省级医院工作,我们的收入虽然基本上全部来自我们的工资,因单位还不错,所以我们的收入水平在我呆的城市还可以,算中上吧。
  我的儿子现在上小学五年级。我发现,儿子越来越大,对我们的收入也越来越关心,近来时不时地就问我们挣多少钱,守着我们俩问,单独和我或者和他妈妈在一起时也问。我们也像绝大多数家长一样,只搪塞一下他完事。但儿子却很执著,总是问个不休,见我们不认真回答,索性给出我们几个备选答案让我们选,但他仍是基本上没什么收获,他至多是从我们的日常消费中猜测我们的收入水平。当我们去看楼盘时,儿子不自觉地会流露出一个自豪,还有当没有车的小朋友坐我们的车时,他也会这样。
  没办法,虚荣心好像是天生的,或者说在基因中就有,从小到老,人都无法完全克服。
  一次让儿子彻底的灰心发生在几天前,那天儿子开抽屉时,无意看到了我的两张工资条,一张显示我的最后实领工资是2000多一点,一张才1800。儿子于是又问他妈妈我们的收入,他妈妈告诉他:爸爸每月两千,妈妈每月一千。因为有工资条为证,这次儿子完全相信了,他一再感叹地说:啊,这么少啊!这么少啊!
  他妈妈对孩子的感叹并未太在意,然而后来,儿子的在意程度,让我们都害怕了。儿子见我们不屑和他谈论家庭收入,就和他姥姥谈。“爸爸两千,妈妈一千,一个月才三千,一天才一百。农民工一个月还两三千哪!”“我学钢琴一天30,学英语一天20,小饭桌一天15,光我一天就得65啊。”“他们一年才三四万,我暑假一次夏令营就1万多,我以后再也不出去了。”
  尽管孩子姥姥一再劝慰他,说我们收入实际上比这高得多,但孩子仍像过去一样认为姥姥年纪太大,不如他明白,他还是坚持眼见为实,天天把这个事挂在嘴边,有天和姥姥谈到晚上十一点多还睡不着,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我家太穷了”,他甚至在可怜起自己的爹娘,考虑为家里理财。
  前天,我的岳母认真地告诉我们,得告诉孩子真实一些的数字了,不然孩子心事太重,心里太难受。
  在这些天里,儿子在心里已把自己定位成穷孩子。他对一家自称家庭收入五千的同学充满了羡慕。当然五千这个数字也是他这个同学从他的父母那儿打听出来的,事实上据我所知这也是一个保守的数字。
  昨天下午,儿子放学回到家不久,我就把他叫到电脑桌前,给他拿出了另外两张我的奖金条,告诉他工资加奖金才是我每月的全部收入,妈妈也是这样。儿子简单一算,脸上立刻就笑眯眯了。这一天儿子一直都很开心,他嘴上不说,心里不知又在算什么账哪。看到他的样子,我们都笑了。
  孩子姥姥说,这孩子懂事,知道关心家的事。但一问孩子才知,原来家长的收入已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普遍非常关心的问题,同学们见了面没事就问,你爸你妈挣多少钱。儿子说,他们班的同学都说过自己家长的收入,有的为了打听同学家的情况,会主动先报出自己家的情况,以此做出交换。这有些像大人间互相交换名片,我的先递给你,你总不好意思拒绝给我你的吧。我想,当儿子一再追问我们的收入情况时,恐怕也是同学问他问得比较多的时候。
  回想我小时候,也曾关心过自己的家庭收入,但却远没有到这个程度,那时候都穷,各家差别也没有多大,自然这个问题也不会成为孩子们多大的心事,直到长大成人,真让钱憋住自己时,才对钱格外关心起来,但也不会太多把收入问题挂在嘴上。时代确实不同了。但这怪不得现在的孩子们,他们每在接触的电视、电影和网上的许许多多,都在过多渲染和钱有关的东西。
  我总想借这次“穷人体验”,教育一下儿子,但一张嘴又是些他听惯了的陈词老调,孩子越来越大了,我不知道,有关孩子金钱观念的教育,我还有多大作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