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供暖,需要道歉更需要改进
  • 2012年11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公开道歉”是对公众基本民生诉求的尊重,也是政府职能部门从管理到服务态度的转变。诚然,“公开道歉”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但公众更期待着供暖管理部门负责人道歉之后能建立有效的纠错机制,能拿出有效的补救措施和改进办法。

  □本报评论员 马辉

  集中供暖已经开始一周,仍有不少市民打来热线,反映家中不热。21日,济宁市供暖管理部门负责人就供暖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媒体向市民公开道歉。这种公开致歉表现了供热管理部门正视问题,承认管理疏漏的良好态度,但也让我们感觉到,今年的供暖问题似乎较往年更加突出,更加集中。
  以往年的经验来看,集中供暖开始一周后,市民反映暖气不热的情况也常有,但多是小范围问题,维修队及时维修也能解决。但从今年来看,家中不热的市民着急“讨暖”,媒体连篇累牍的“问暖”,济宁城区“东暖西凉”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供暖热线打不通,维修不及时,收费不合理等问题仍然考验着供热企业以及政府管理职能的“温度”。
  在济宁城区,由于集中供暖的面积每年都在增加,而应暖未暖的原因也是错综复杂,需要一一破解。供暖关乎民生,此时,济宁供暖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能够站出来,倾听市民心声,对当下供暖工作存在的疏漏进行公开致歉,解释出现问题的原因。这种敢于自省工作不足态度的做法自然为市民所赞赏,也能减少群众心中的疑惑和埋怨(本报11月22日A10版、C08—C09版报道)。
  摸着家中尚未热起来的暖气片,公众确实需要供暖管理部门与供暖企业的道歉,尤其是对于那些满怀期待,急需家中温暖的老人、孩子等人群来说,公开道歉是对公众基本民生诉求的尊重,也是政府职能部门从管理到服务态度的转变。
   “公开道歉”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公众更期待着供暖管理部门负责人道歉之后能建立有效的纠错机制,能拿出有效的补救措施和改进办法。只有这样,公众才能对供暖管理部门和企业有信心,不用担心明年以及未来的供暖再出现不暖的问题。
  由此看,解决城市供暖问题,不应止于官员“到出现问题的居民家中进行现场查看”这样的具体措施,而应全盘审视城市供暖管理和体制中的深层问题,做好科学规划,理清各自职责,优化供暖布局,落实好“热试运”、“供暖抢修”、“退费机制”等制度,为市民创造一个稳定的供暖系统。
  由于供热季的一些问题凸显,济宁已开始酝酿新的《集中供热管理办法》。增加供热计量改革配套政策,实现采暖用户与供热企业之间供用热合同,对室温不达标的住户进行测温和退费机制、规范供热收费等,这些与供暖相关的措施也是市民最为关心的地方,尤其是对遭遇了“应暖未暖”的市民来说,如何测温,如何退费,怎样得到相应的补偿,这些都是需要给出明确解答的问题。
  对于公众而言,更希望新的《集中供热管理办法》中好措施能够尽快得到落实。致歉之后,相关部门和单位更应该认真思考问题发生的前因后果,盘点出深层原因,进行系统性修补,加快建立和完善各类纠错的长效机制,改进服务与管理的办法,让市民不再为诸多问题所扰,这才是老百姓更加期待的,也是相关供热企业及政府职能部门必须要做到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