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老实实做事的人最后一定会赢
蔡宇丹
  • 2012年11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昔日烟王,今日橙王。
  75岁二次创业,包垦2400亩荒山,种植35万株果树。10年过去了,85岁的褚时健种出“褚橙”进京赶考,大受追捧。
  “每个人从‘褚橙’那里,能吃出不同的滋味来。”营销“褚橙”的人说,他们卖的不是冰糖橙,而是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这种“故事营销”切中的,其实是当下社会稀缺的一种精神。
  普通人品“褚橙”,感慨的是一位85岁老人身上迸发的那种活力与自信。那种压抑不住的创业激情让你觉得,即便是85岁,人生还有各种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颠覆了中国人一到四五十岁就开始盘算着享天年的“价值观”。这种开放的市场格局和多元化的社会,给了个人发挥自我潜能极大的空间,只要肯努力,85岁都能“逆袭成功”,人生还有什么不可能呢?
  这也给了那些只会从体制上找原因、只会一味埋怨社会的人一个有力回应。
  特别是为求安逸舒适,争相“考碗”的年轻人,他们把个人奋斗动力的消减和缺乏创业勇气,归于社会阶层固化、收入分配不公等原因,才会想方设法挤进体制内享受“红利”。这些讲求官脉人脉的“劣质文化”一旦流行,无形中会成为不思进取、逃避个人责任的借口。
  一个人精神价值的确立,都是由环境氛围决定的。褚时健那一代在改革开放初期成长起来的企业家,都是从艰苦恶劣的环境下,一点点打拼出来的。他们的血液里,都流淌着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的精神。
  而我们现在的某些价值标准,相当程度上是在利益分化的社会背景下确立的。这样的价值标准,不光影响到年轻人的就业观,也让很多企业家丧失了理想,丧失了踏踏实实做企业的态度。
  我们注意到,网上订购“褚橙”的,很大一部分是公司批量购买的。这些做企业的人,购买的不光是“励志橙”,更想从它的种植者身上汲取那种可贵的创业精神和埋头苦干的态度。
  当年,褚时健把一家普通烟厂变为每年纳税200多亿的红塔集团,靠的是这种精神;10年前,当他包下荒山,在哀牢山种橙子时,靠的还是这种精神——实实在在、实心实意做企业的精神。即便是种橙子,也要种到“极品”。
  我们知道,橙子挂果需要六年。褚时健在75岁时敢于投注这个漫长的“赌局”,只是源于他那朴素的“实业价值观”——打造一个品牌需要很长时间,产品开发也要好多年,不能今天想干这个、明天想干那个,不能看什么赚钱就干什么。
  褚时健保释出狱后,有人请他回去再做老本行,他不干;果树种得不错时,有人说要帮他包装上市。他说,我不挣那个钱。在今天很多人看来,这或许是不识时务,甚至被视为迂腐。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悲哀的地方。
  我们看到,与褚时健同时代的、或紧随其后的那些企业家,要么过早陨落,要么急流勇退,要么放弃实业,转型投身房地产,金融业、风投。
  现实的困局,或许给这些企业家“转型”找到很多理由,但抛弃实业为本,以追求高利润挣快钱为目的,直接导致企业家精神的陨落。
  就在中国制造进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刻,企业界流行的这些资本运作的“时尚趋势”,很容易导致产业空心化,对整个社会的经济肌体造成损害。
  再往前看一步,即便把资本运营玩到极致的美国,最终,也面临“99%反对1%”(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提出的口号)的困局,不但经济肌体无法健康生长,社会生活也可能陷入动荡。
  从利润率来讲,“褚橙”种得再好,也赶不上烟草、金融、房地产的超级利润率。但在中国制造面临不升级就等死的关键时刻,尤其需要超乎寻常的定力与远见,需要这种踏踏实实做企业、一丝不苟做产品的态度。
  褚时健的“逆袭”,不是人生传奇,它只不过是再一次重复了一个道理:老老实实做事的人,最后一定会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