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5分钟一“崩”,一生的饭碗
老杜的30年爆米花生涯
  • 2012年11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老杜摇动鼓风机,在忙碌着爆米花生意。
  文/片 本报记者 刘志浩
    一个炉子,风箱呼呼往里吹风,时间不长,伴随“砰!”的一声巨响,冒出一股白烟,接着一锅带着玉米特有香气热腾腾的爆米花,被倒进篮子里,而后便是孩子们渐渐远去的欢笑声。曾经,这是街头巷尾常见的爆米花场景,现如今却已经很少见到,而做这个生意的人,也越来越少。
  11月26日,瑟瑟寒风中,记者在历山北路等车时,很偶然地见到了51岁的爆米花生意人杜运军。
“崩”了30年 用坏5个爆米花机
  添入一小盆玉米或大米,密封,将爆米花机平放在呼呼冒着火苗的小铁炉上,随后,一边转动爆米花机,一边转动鼓风机,并不时地打量一下爆米花机上的压力表,大约5分钟后,停下鼓风机,并将爆米花机倒置在事先准备好的大铁网兜中,在上面插上一根小铁棍,用力一蹬,“砰”的一声,一股白气冒出,紧接着大堆白花花的爆米花就被倒了进去。经过这一套熟练的流程,一锅爆米花就在杜运军手下被“崩”了出来。
  “别的手艺不会,一辈子就靠这个吃饭。”老杜这样打趣自己,“要是没有这么一下子,怕是得去喝西北风啦!”
  做爆米花生意将近30年的老杜告诉记者,自己是安徽阜阳人,上世纪80年代,他曾跟着同村一个爆米花师傅学,没过多长时间就置办“家伙”自立门户,随后开始了走南闯北的卖爆米花生涯。
  一台“长鼻子”鼓风机,一个烧着木头的小铁炉,一架钢做爆米花机,就组成了老杜所说的“家伙”。
  “这已经是‘最新装备’了。”老杜一边摇着鼓风机一边说,他刚开始做这个生意的时候,用的还是风箱,没有鼓风机,而爆米花机封口的地方也是用锡制的,不像现在都用钢或者铁的,而他的这些“家伙”,已经换了好几次,“光爆米花机就用坏了5个。”

4个城市之间 济南,最好!
  30年间,老杜北到过锦州,南到过上海,还去过北京,最后落脚在了济南。
  “在锦州干了几个月,北京和上海加起来也就七八年。”老杜说,之所以选择济南作为落脚地,是因为“这里的人挺好。”
  初做这个生意,老杜才20出头,有个亲戚在锦州,当时未出过远门的老杜,就直接投奔了过去,谁知做了没几个月时间,他就发现,锦州生意不好做:“经常有人‘白崩’不给钱。”
  老杜告诉记者,当时基本都是别人带着玉米过来,他按照一两毛钱一锅的价格,“崩”好爆米花后,再收钱。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按规矩给钱,甚至有的直接拿着“崩”好的玉米花跑掉。不得已,老杜只好“转战”到上海,因为“那里老乡多。”
  上海的生意同样不好做,“城管查得严,东西说没收就没收,连出钱赎回的机会都没有。”随后,老杜又去了北京,但情况依旧,不仅生意没增加多少,而且房租还贵了不少,“每个月至少500多元房租”。
  最终,老杜选择了离老家相对较近的济南,“房租不贵,人也好说话,没多少赖账的。”他呵呵一笑道。

1000多元月收入 “不值得写”
  采访中,老杜一再对记者说,自己做的生意小,不值得一提,“你们应该去采访那些干大事业的人。”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走街串巷,每天收入几十元钱,这样一个月下来,也就千余元。
  “夏天吃爆米花的人少,也只有天冷的时候,生意更好些。”寒风中,老杜裹了裹身上的衣服。
  老杜说,自己家三个闺女都嫁了出去,唯一的儿子现在在天津靠拾荒过活,收入不多也不稳定。老伴在家看孩子,现在做爆米花生意是家里的唯一收入来源。“一辈子了,没别的本事,只能干这个了。”而他平时也并非一直待在济南,农忙时节,他都会回家侍弄庄稼,这次来济南,已经有两个来月。
  “年底就回去。”老杜长出一口气,“为了家里的生活,无论如何都会坚持下去。”老杜说,他现在坚守,是有动力的:“每次回去一看到孙子欢喜的样子,我就知道几个月的辛苦,值了!”老杜最后笑着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