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口述城事
1949年的那个春节
  • 2013年01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1949年9月,本文作者(右一)在文工团与战友孙宝昌(左一)、王开明合影。
  □ 亓昌平

  小时候家里很穷,但穷归穷,每当进了腊月门,也总是盼着过年。为啥?理由太简单了,一过年就能吃点好的,哪怕日子再艰难,父母也会平时俭省,到过年时给孩子们做件新衣或新鞋……所以,小时候盼着过年的那种心情至今难忘。眼下又快过年了,我想起了60多年前过的那个春节,心中感到特别亲切。
  1949年5月15日,是我参加革命工作的日子,那年我14岁。工作单位是渤海区清河地委文工团,工作驻地在淄博市桓台县的索镇。在文工团里,天天和同志们在一块学戏曲、学表演、打腰鼓、扭秧歌,每日天不亮就起床,喊嗓子练功,踢腿下腰翻跟头,一天到晚心里乐呵呵的无忧无虑,不知不觉就过了元旦进了腊月门。离开家已经有半年多了,到了这时候非常想父母,想弟弟妹妹,晚上睡觉也睡不好,恨不能立马到家站在父母面前,有时想厉害了,还偷偷在被窝里哭,平时的欢乐模样没有了。有一天,团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听说最近闹情绪,心里有什么事吗?”他这一问,我再也憋不住了,只说了“想家”两字,眼泪就流下来。其实,领导早已掌握了我的情况,并决定给我一周的假期让我回济南探亲,还让我到司务长和会计那里领取粮票、津贴和往返路费。  
  第二天我就坐上火车回到了济南。当我站到父母跟前的时候,二老真是喜出望外,爸爸说我长高了,妈妈说我胖乎了,弟弟妹妹看我穿着一身粗布军装,搂着我的脖子亲不够。父母说:“你在外头工作,咱家是军属,快过春节了,政府给咱送来了面粉,还有猪肉、花生油、粉皮等,照顾得可好了。”正说着,大门口响起了锣鼓声,原来是三和街小学的老师带着十多个学生,到我家慰问军属来了。他们站好队给我父母行礼,还给我们家门口贴上红对联,挂上“军属光荣”的木牌子。当时我心中想,自己才出去半年多,也没干什么工作啊,政府和群众就如此照顾,以后要再想家不安心工作,可真对不住他们了。
  晚上吃罢饭,一家人坐到一起拉呱,我把在文工团里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一一作了介绍,并说我在歌舞剧《王秀鸾》和《土地还家》中担任了角色,并给他们演唱我在剧中的唱段,父母和弟妹都喜得合不拢嘴。二老问我在家住几天,我说来回七天,还能住四五天。爸妈听后一时无语,我又和弟弟妹妹闲聊起来。爸爸喝了杯茶水后对我说:“这几十年来,我拉洋车,你妈给人家当保姆,好歹把你们拉巴大了,现在解放了,共产党会让咱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这是托了毛主席的福啊!你干的这一行,就是别人休息你们忙,大过节的,知道你们演出多,我看你还是早回去吧。”妈又接着说:“我不识字没文化,可我知道公家的事是大事,就听你爸爸的话早点回去吧。”
  就这样,临过春节前我提前三天回到了单位,当我到团部报到时,几位团领导十分高兴,他们夸我说:“好啊小亓,你长大了,进步了!”我紧接着说:“这都是爸妈催我早回来的,他们就怕我误了公家的大事。”
  虽说这个春节没能和家人一起过,可我觉得这是我人生路上过得最有意义的一个春节,尽管60多年过去了,只要我想起“别误了公家的大事”这句话,心中就激奋不已。如今我已是79岁的老人,父母早已过世,可这句话始终陪伴着我,让我享用终生,并影响着我的儿孙后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