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间忆旧
回忆儿时看露天电影
  • 2013年03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李玉军
  越看那电影越糊涂:怎么没过多长时间就过了十年?问姥姥,姥姥只笑话我,说那是演电影。此后我就一直琢磨一个问题:怎么演电影就可以一会儿就过十年?这也算是我对文艺创作中夸张艺术手法的一个初步启蒙吧。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几乎没有什么娱乐场所。逢年过节,大人、孩子能到城里逛一逛,看一场电影,就觉得蛮幸福了。可到城里看电影毕竟要花钱,对于经济拮据的农村人来说,是件奢侈的事。于是,看免费的露天电影就成了农村人的一大乐事。露天电影多是县、乡科技文化站为丰富一下农村娱乐生活而放的,多选在夏天的晚上。冬天有时也放映,尽管天气严寒,但邻近村庄的人还是云集而至,看的有滋有味,不觉其冷。
  放映的地点一般轮流设在某村,找一块宽敞地,支起银幕,架好放映机就行了。通过口耳相传,哪天要在哪村放电影,人们早早就知道了。到了这一天,老人、小毛孩子、小伙子、大闺女,早早地吃了饭,便三五成群地奔向放映地。爷爷领着孙子,母亲怀里抱着吃奶的孩子,哥哥姐姐领着弟弟妹妹,还有孝子用独轮车推着年迈的老娘,不远十里,也赶来了。
  到了放映地,各自抢占有利位置。本村住户紧邻放映场地者近水楼台先得月,从家里搬出一张小木桌,占据最佳位置,泡上一壶粗茶,一家人嘴里品着茶,脸上一副洋洋得意的神色,引得别人羡慕不已。后来者自带小板凳的坐小板凳,没带小板凳的找块砖头、石头、木桩坐着,找不到的就站着看。不一会就挤满了黑压压一群人。再后来者挤不进去,脸被人挡着,急得踮起脚来看。还有的父亲让小孩子骑在自己的脖子上,也有的淘气包跨在人家的墙头上。时不时传来你踩了我的脚、他抢了他的位的争吵声。总之电影放映前是一派杂乱无章、沸反盈天的景象。但电影一放映,所有的人都屏息静气、鸦雀无声了。
  那时我也就五六岁,每次听说哪个村要放电影了,我就缠着姥姥去。姥姥疼我,有求必应。姥姥是双小脚,走路极慢,我急得不行,生怕去晚了。实际上每次都去早了。小时候一共看过多少场露天电影已记不清了,电影的名字大多也已忘记,但看电影时发生的一件趣事却使我记忆犹新。
  记得一次邻村放映《白蛇传》,当演到法海将白娘子压于雷峰塔下之际,白娘子对着小青大喊:“妹妹快走,十年后再来救我!”小青含泪离别:“十年后,我定来救姐姐出塔!”恰好此时换片,放映暂时停止,我当时看得如醉如痴,全神贯注。看到这里,心里好不遗憾:小青十年后才来救白娘子,电影岂不是十年后再演?这得等到什么时候啊?我不禁霍然立起,拉着姥姥要走。姥姥很诧异,问我:看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走啊?我说:小青不是说十年后再来救白娘子吗?咱们回家等上十年后再来看啊。姥姥听了,一阵好笑,指着银幕说:快看快看,又要演了。果不其然,银幕上又出现了小青到名山拜师学艺、修行苦练的镜头。而且随着花开花落,没过多长时间,已把功夫练成,满怀信心地去救白娘子了。接着斗法海、震倒雷峰塔、救出白娘子,姐妹二人抱头痛哭。我越看越糊涂:明明说是十年后再来救白娘子,怎么没过多长时间就过了十年?我百思不得其解。问姥姥,姥姥只笑话我,说那是演电影。此后我就一直琢磨一个问题:怎么演电影就可以一会儿就过十年?这也算是我对文艺创作中夸张艺术手法的一个初步启蒙吧。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如今的广大农村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水平大为提高。家家户户有电视机,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露天电影几乎已经消失。但露天电影曾经给大伙带来的节日般的欢乐,却使许多人终生难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