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原色视域】
毛姆版人生指南
  • 2013年04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韩青

  近来看一档电视综艺栏目,娱乐业的小后生以搞笑无极限的精神,将形形色色的模仿秀做到了匪夷所思的成分,用向圈内外大腕致敬的名义,实行娱乐恶搞的名堂。其中有个叫大张伟的年轻歌手,在化装团体的打造之下,更是形神兼备,在高仿真式的模仿行径里惟妙惟肖,笑翻众人,爆棚全场。有现场评委当即说他“太像了,像到令人气愤”的程度。为什么?他的仿真之“像”,又诚恳又刻薄,这小后生真是一点儿也不顾忌以后怎么在江湖上混了。看大张伟在电视上耍宝,不知哪里搭错了筋,竟然不自觉地想到了老作家毛姆的《总结》。
  突然觉得,这几年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的作品在中国大陆出了不少,与大张伟的作秀路线还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们都刻薄、诚恳、勇于自嘲,当然,比之大张伟借着别人的躯壳耍自家活宝,毛姆的文字难度与叙述技术上更加精确,在《总结:毛姆写作生活回忆》(译林出版社)里,他讲自己的身家世故时,保持住了刻薄、诚恳、自嘲与自尊并重。而且,让阅读的思绪再胡乱飘飞一下,想想张爱玲写自家身世的《流言》,以及她散文写作中的那种现实与虚构之间若即若离的文字腔调,还有她在香港读大学时的英文阅读,大抵也是受到毛姆的一些影响,当然,不见得是这一本。毛姆的《总结》写于1938年,日本军还没打到香港,不过,在《总结》的此前此后,毛姆的著作都影响了许多人。
  在回忆录这类文体中,毛姆的这本《总结》有点异类色彩,文字里既无伤感也不怀旧,时年64岁的老作家,难免有点叨唠,英国老绅士的做派十足,可并没有倚老卖老的架式。说到自己的祖辈、父母、兄弟,对他们的同情大于对自己的同情,他很低调地陈述自己如何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累赘,只是他对这个累赘各个人生阶段的状态,都当成文学人物的标本来对待。他是一个口吃者,家境不坏但父母双亡,他的监护人并不能欣赏他羞怯敏感的个性,长大之后他做过医生也当过结核病人,从事过谍报生涯也沉浸过感官世界……但是,他讲这一切却并非是要人们知道他的身世,而是借此来说明,如果一个人要成为作家的话,在现实生活与他的虚构写作之间,有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关系状态。所以,他说:“我写这本书,是为了将灵魂从某些观念中解放出来,这些观念在我的灵魂中徘徊了太久,以至于我觉得不适。我并不追求去说服什么人。我没有教导别人的天性,在知道某件事时,内心也没有感觉要将其传授给别人的欲望。”
  《总结》列为77章,除了作家生活内幕,毛姆还谈论了他对哲学的一些研究,与我们经常听到的所谓一线作家们相比,毛姆对哲学的研究真是过时了,他停在了古典的黑格尔与叔本华那里,稍现代一点的弗洛伊德就让他有点吃力了。要知道,在写作与生活之间,毛姆拉出来一段很宽泛的距离,既结婚生子,也同性恋爱;既生平坎坷,也精明长寿。在毛姆粉丝当中流传着一个说法,如果在众多书籍中,选取一本能够解答所有人生困惑的书的话,就选择《总结》吧。这一夸张修辞,倒更适合毛姆对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创作观念的介绍,比如,他认为好的散文应具备清晰、简洁、悦耳这三个特征。而他写真善美则与生活之美相一致,那就是“每个人的行为都应该符合其天性和职分”。但是,他最打动我的,则是书中非常自嘲的一句梦话,写的是发生在他童年时的事情,读来让人先是大笑不止,继而笑到想哭,后来还真滴下泪了。我的刻薄诚恳与自嘲远远不及这个写小说的鬼佬大师和那个耍活宝的后生才俊,只能遮遮掩掩地表示:这个笑点与泪点并置的句子,是印在最后一个章节里。
  完成这部回忆录之后,毛姆又活了将近三十年,写下了《巨匠与杰作》、《刀锋》、《三部曲》、《作家笔记》等等,离世的时候91岁,遗留下无数深深怀恋他的作家生活的男男女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