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车自查自纠
  • 2013年04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新闻回放:网曝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法院超标配车,据巴彦县纪委初步调查,情况属实。近日,哈尔滨市纪委召开区、县(市)公务用车问题专项工作会议,对自查自纠后发现的违规问题,从严处理。
  
  《广州日报》评:一个人在违法犯罪期间,被警察的枪口团团围住,慑于形势放下武器,这就不叫“自查自纠”而叫最终放弃顽抗。以此来对比哈尔滨方面整治超编超标公车一事,官方不应在这个时候仍然将问题的解决寄希望于“自查自纠”,尤其不能通过暗示减责乃至免责来求得对方的“自查自纠”,需要做的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将“枪口团团围住”那些正在违法乱纪的单位或个人。
  “公车自查自纠”还要“要求”多少遍?对于那些违规使用公车、违规公款吃喝、违规公费旅游,以及其他各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事项,相关单位和人员缺少的不是“自查自纠”的改过机会,而是在把“自查自纠”当作一种可以利用的价码,甚至由此得寸进尺。对纪检监察机关而言,原本计划“下一步”怎样去“发现违规问题”,以落实“从严处理”,不妨现在就做,根本不用等到“自查自纠”后。
仕途快车道
  新闻回放:广东兴宁市民政局副局长李思中的儿子李宇锋,3年前被招聘为民政局下属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目前担任民政局优抚股副股长。针对外界的质疑,李思中回应称,兴宁市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乡镇党委书记和局一把手可向市里提出要求,解决一名子女的工作问题,他当时向市里提出了这个申请。
  
  《北京青年报》评:一些地方为官员子女安排事业单位的工作成为“潜规则”,目的就是要为他们精心铺就一条特殊的“仕途快车道”,进而在当地打造一个“权力世袭”格局。为狠刹这种不正之风,一方面要严格事业单位招聘招考制度,对那种专为官员子女量身定做的“萝卜招聘”,须依法依规严厉究责,让作奸犯科者付出高昂代价;同时要严格规范事业单位人员调任党政机关的程序,弱化事业单位作为调任党政机关的“跳板”功能,使事业单位调任党政机关不再成为一条捷径。
  另一方面,亟须将官员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发展成为官员个人事项公开制度,通过全面公开官员子女的从业情况,使官员子女进入事业单位、担任领导干部成为人人得而知之的公共信息,才能拓宽公众监督公权力的渠道,防止官员利用权力为子女从事公职提供特殊关照,有效堵塞“仕途快车道”漏洞,最大限度地遏制“权力世袭”腐败。
天梯上学路
  新闻回放:在湖南桑植县张家湾村,因地高多悬崖,从村民的祖辈起,村民就靠搭在高低两处的木梯出入镇上。而村里学龄期的孩子,也只能靠爬垂直的天梯上学,而梯子下面,就是六七十米深的悬崖。
  
  《新京报》评:当地为解决村民出行难题,做过几种尝试:修路——悬崖峭壁工程量巨大,“3000万都未必能修成”,而村里人口又不多;移民——山里丰富资源,成了村民生计来源,他们舍不得离开;在村里建学校——会让别的地方的孩子翻山越岭,且教育质量好不到哪去。看上去,这像是个无解的难题。
  即便如此,当地政府仍难逃不作为的嫌疑:首先,在媒体报道后,桑植县政府立马表态,先出资金在天梯处改造一条简易通道上山。可假若媒体没曝光呢?当地会不会继续不管?为什么非得等到“媒体光”,才将改造简易通道提上日程?
  再者,部分村民不愿搬离,或不乏安土重迁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因为生计。这也投射出其发展渠道的匮乏:政府有无适当引导,为其生活兜底,并拓宽其发展空间?如果村民“谋生有术”,还会不舍得搬离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