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还未毕业已上岗半年多一高职院校机电专业毕业生被众多企业“一抢而空”本报记者 贾凌煜
  • 2013年05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机电工程系学生正在进行数控技术实训。(资料图)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年,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程度远甚往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年”。从即日起,本报记者将走进驻济几所高校,探访毕业生们就业状况,以及学生们在找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领到毕业证,就签劳动合同
  22日上午十点,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班的应届毕业生王大山与另两名同学还在学校宿舍睡觉。“我们夜里两点左右才睡,不是因为玩电脑游戏,而是那个时侯才从公司下班回到学校。”因为休息不好,王大山的眼睛还有些发红,他告诉记者,虽还未从学校毕业,他们却已经有了半年的工作经验。
  去年10月份,近50家企业到机电工程系举办大型招聘会,大多是机械类企业。“那次招聘,我成功应聘进入伊顿液压济宁分公司,成为制造部一名员工,开始了三班倒的工作。”王大山说,在大二时,他们曾去这家公司实习了一段时间,对企业生产、公司氛围等有了初步印象,招聘会上没有考虑别的企业,直奔这家公司而去。
  “刚开始工作时不太适应,分为早班、中班和夜班,尤其是夜班,半夜睡的正香时,必须从床上爬起来去上班,幸亏公司有班车路过学校门口,比较方便。”王大山说,那时他们也曾有过放弃的想法,好在同学之间相互鼓劲,而且住在宿舍,省了一笔支出,每个月两千元左右的工资足够他们生活。
  睡醒后,吃过午饭,各自玩耍几个小时,他们就要去上班了。在车间里,王大山和他的同学们换上工作服,带好防护眼镜,就要进行配料、装配了,谁也看不出,他们距离大学毕业还有两个月时间。经过半年的努力,王大山和他的同学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我们上班时签订了就业协议,日期到今年7月份,领到毕业证就可以换取正式的劳动合同,同时缴纳五险一金。”王大山说,他很满足现在的生活,计划毕业后就在这家公司一直工作下去,“看看公司是否能解决住宿问题,如果能就更没有后顾之忧了。”
校企直接对接,招聘更“对口”
  “这批学生来到之后,经过两个月的培训,技术方面没有问题。”提起这些应届毕业生,伊顿液压济宁分公司招聘专员邱才比较满意,经过半年时间,他们现在已经能在车间独当一面。
  邱才说,现在学生们改变最大的是心态,刚开始上班时,对待遇等方面期望值较高,同时每天八小时工作制,常让他们感觉比较累。“现在,他们对自己有了更准确的定位,在人际关系等方面也更加成熟。看着学生们的变化,公司也感到很欣慰。”
  据介绍,王大山所在的班级共有44人,除了其中一名学生入伍,其余43人全部在不同企业上班。“白天的机电工程系学生宿舍空荡荡的,晚上一些下了班的学生回来,才稍微热闹一点。”王大山说。
  “今年机电工程系共有647名应届毕业生,为了帮助学生就业,我们先后组织了三次大型机电类专场招聘会,提供了两千余个岗位。”说到学生就业,机电工程系党支部书记杨淑启说,在全国“就业最难年”的大背景下,他们并没有感受到这种压力。“今年4月份举办的招聘会,只有一百多位学生参加,其中大部分已经在工作,每名学生都有五六个岗位可以挑选。”
  杨淑启介绍,机电行业是济宁的支柱产业之一,相关的配套企业多达几百家,相关专业学生一直呈现供不应求的情况。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与别的学校不同,大三下学期为顶岗实习期,所有的学生都通过学校推荐或自主择业到企业里工作。这种实习加实训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们在校内就熟悉了企业的生产过程,减少适应时间。
  在采访中,还有企业给他打电话,想要几名毕业生。“现在已经没有没找到工作的学生了,我们只能在班级群内发布信息,让学生们自己选择。”杨淑启对记者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