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纠正“到此一游”,批评也要文明
  • 2013年05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用一种不文明行为去“攻击”另一种不文明,并不恰当。适度的批评,带来的应该是帮助,而不是不必要的伤害。旁观者不妨也反思一下,没有分寸的批评,也是对文明的破坏。
  □本报评论员 娄士强

  一个孩子,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上刻了“到此一游”,引发广泛关注。25日,他的父母公开致歉,表示自知教育监管不够,希望大家给孩子改正的机会。
  一段时间以来,国人在景区的不文明行为,已经成为社会话题。这件事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机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以便纠正生活中的不文明。不过,一旦人肉搜索甚至人格侮辱占据了主流,也会带来副作用。
  在文物上刻字,是不文明的,还有可能触犯法律,舆论的关注很有必要。有观点认为,在景区看到“到此一游”,是很平常的,没必要因为事情发生在国外,就小题大做。其实不然,不文明的行为,不会因为司空见惯,就改变性质。相反,漠视会让问题变得更严重。这起刻字事件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丢人丢到了国外”,不会像国内的同类行为那样,被轻易忽略。这恰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机会。反思本身也来源于问题的长期积累,有必要引起重视。
  现在有种倾向,把个人的错误,归结于社会环境,在这个语境下,刻字的中学生成了受害者。事实上,很多与他同龄的孩子,并没有做出同样的事。人到了这个年龄,对公共场所的基本行为规范也应当有所了解,无论身处何地,都要约束自己。既然做了错事,就应该有担当,虚心接受批评。一味归因于社会,看似保护,实则溺爱,对于他以后的成长,没有什么好处。但愿父母的道歉不会成为袒护孩子的保护伞,让孩子接受批评、吸取教训,才是真正的保护。
  尽管批评是正常的,但还是要有个限度,用一种不文明行为去“攻击”另一种不文明,并不恰当。刻字事件曝光不久,就有网友“人肉”出了这个中学生的个人信息,他曾就读的学校的网站,也被设置了“到此一游”的弹窗。这样的“批评”就有些变味了,关注的重点也被转移了。人们对他的批评,更多的应是针对不文明行为,目的是借这个事件,改变不良的风气。批评者不妨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反思、监督上,形成促进文明新风的正能量。  适度的批评,带来的应该是帮助,而不是不必要的伤害。在孩子纠正自己的行为、父母反思此前的教育之外,旁观者不妨也反思一下,没有分寸的批评也是对文明的破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