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然
在北京如果说起胡同,不是住过皇族贵胄,就是被投资者买下后空置着等着继续涨身价。而济南的胡同,仍旧保持着一份朴素的淡然。里面住的大多是普通百姓,且大多要在里面住一辈子,不肯搬走。 我童年曾住在一片胡同旁,挨着大明湖、五龙潭、趵突泉。我没去过济南其他地方的胡同,但觉得那里应该就是济南最好的胡同了。除了与很多古老的景点相邻,胡同里的泉水十分活跃;走出去就是泉城路,而养着许多百年老店的芙蓉街更是胡同的一部分,再往里走就能看到文庙。那时文庙还没修整,正处在我小学的中间位置;被简单的砖墙围起来,但门前的两只大石龟却成为操场的一部分,当时已被同学们踩来踩去磨得发亮——我猜在那里上过学的学生,都踩过那两只大龟,有没有人像我一样,感觉沾了很多“文气”呢? 这片胡同也是最有济南味儿的。济南是什么味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比如你走进这片胡同,墙面上会冒出拴马桩,有些院门口会有大青石,泉井随处可见;在宽敞的地方,会有柳树,影子显在小河道中,跟水草混在一起摇曳。这里住的可谓“老济南人”,很有可能四辈以上都没搬过家。他们张口就是地道的济南话,人很热情,生活节奏很慢。他们尤其不排外,看生人在此落脚,会尽地主之谊。我的一位好友就在这片胡同里长大,我时常穿过几条胡同去她家玩。每次都像背地图一样,稍有走神就会迷路,至今如此。这还是白天,有一次是天刚擦黑时,被老妈派去给她送药。那几条胡同窄小不说,部分拐弯还很急,骑自行车时都要支一只脚半骑半滑;其中一条胡同,又窄又短拐弯还多,连路灯都没安。我那时上小学,走到这条胡同口,真想原路返回。不过,从黑黑的胡同这边,隐约听到了那边的孩子玩耍的声音,最终一头扎了进去。后来,我出于抱怨去找那条黑胡同的名字,没想还真有,叫“水胡同”。 当胡同、四合院还没被赋予经济前景以及养生意义时,住在里面的老济南人就十分得意了。他们对居住要求不高,出门就是马路,方便;走不远有个泉眼,实惠;住同一个院子的人亲热得像个大家庭,温馨。但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住胡同,他们更喜欢小高层住宅楼,房屋设计整装,设备齐全,让人舒心。我的好友就抱怨住平房时被蝎子蜇到过;还有不明生物曾半夜跳到她身上把她惊醒,隔着被子都被它有力的小爪子抓了一下;更别说没事儿就来她家遛弯的黄鼠狼。她的父亲很善良,看到黄鼠狼来了,会送它一枚鸡蛋吃。后者吃得十分坦然,无丝毫害怕的表情。好友工作后买了楼房,她的父亲不太愿搬,觉得离开胡同就是离开了根。大概我们这一代对“根”的感觉很模糊——虽然我也是济南人,但搬过四五处家,感觉也都很好啊。 只是后来,每每走进那片胡同,都发现时光在里面是静止的:和十年前、二十年前走进去,是一模一样的场景。泉眼边的石头没有变,那棵老树的姿势没有变,甚至拐角处的那家小卖铺也没有变,只有走上前看到店主老了,才知道自己不是在做时光旅行。这是不是就是“根”,,因为进了胡同、踩着石板,心里就踏实了,知道有个很老的家在等着自己,伴着柳树、泉眼,一起慢慢变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