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热线7月31日讯(见习记者 冯建华) 本报7月18日刊发《下水道生了气 口吐污水俩月》报道了花园南路和汶河大道交会处的污水问题,然而时间过去了将近半月,污水问题非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愈演愈烈。7月31日12点,记者在现场看到下水道口依然流着污水,桥下的积水高度现已达到14厘米。来往行人因行走很不方便。 7月31日,记者在花园南路和汶河大道交会处看到,立交桥北面的上坡路面依然被不断流淌的污水覆盖,污水的源头是上坡路的下水道口。与7月18日那天的情形相比,臭味少了很多。但是桥下积水厚度已由原来的5cm上升到14cm。大桥路南是东升村,路北是多家商铺,来往车辆和人流很密集,但是桥洞的路面已成为通行的障碍:原本的水泥路面现已被泥泞的土壤掩盖,桥墩旁的水“咕咕”地向下水道流着。记者站在桥下约15分钟,全身都沾满了桥洞落下的水滴。 “如果长期没有人管,污水不断流淌,桥下积水厚度不断增高,下水道的缝隙会不会变成一眼眼‘涌泉’?”附近居民张先生说。“也有管理部门来看过,竖起了防汛警示牌,但是依然没有哪个专管部门来彻底治理。”附近一所车辆维修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那天下雨,立交桥下的雨水达到80厘米,还冲走了一辆在桥下避雨的女士的电动车,路边垃圾池中的垃圾也都被泡了起来,一眼看过去,水面上全是垃圾。别说开车了,就是行走都是问题。 由于该处位置低洼,遇到下雨天,短时间内便会聚集大量积水,桥洞南北两侧的坡面也会有雨水不断在此汇聚,从而加重积水量,给来往车辆和行人带来很大不便。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为尽可能保证出行的安全,相关部门已经在此安装了防汛警示牌,使桥洞的积水量能很好的展示出来。此外,工作人员会定期查看、疏通桥洞内的下水道口,让聚集的雨水能尽快的排掉。
|